初来文溪,闻听这里风景好,路途所见,确也如此。后闻听境内有“吊水壕”,是一汪瀑布,相比之下,风景更美。当初听得此名,心想既是瀑布何以“吊水壕”命名?为何不用更好听,或是稍有些韵味的词眼唤之、代之?心里向往,更觉惊奇,想一找机会去探个究竟,见一见这位藏在深山里的大家闺秀,到底长得啥样。
机缘巧合,正值周末,领导也想去踏青,有人建议,去往“老虎岩”爬爬,去“马蹄岩”踏踏,顺道去“吊水壕”探一探,了解当地的人文及美景,也不枉是半个文溪人。
是日,天朗气清,晴空万里,仰望上空,一片湛蓝,远处的青山一片翠绿,翠绿中夹杂着星星点点的野花,红的、黄的……,阳光荧照,蓝绿交错,彼相辉映,蓝更蓝,绿更绿,花更鲜艳,却道好一个春天。惊蛰过后的文溪,仍带些许寒意,闹市的喧嚣也无法脱下她冰凉的外套。那些曾被霜雪冰冻过后的干涩的草木蜕去她枯萎的面孔,站在春的季节里,爬上树梢,俏皮地露出半张脸,羞答答地看着门外的风景,数着过往的行人,抖抖身上的露珠,那道从眼眸中射出的期盼的眼光,是否也在等待夏日的来临,还是游人的莅临?
车行几许,近到山前,已无大道,只得弃车步行。在当地居民的引领下,顺道小路,弯弯曲曲,迂回前行,小攀山坡,路势渐缓,顺着水渠,徐徐前行,导游便说起了“老虎岩”和“马蹄岩”的故事。古有仙人骑马路过文溪,看下界风景美丽,便停马歇息,此马顽皮,一只脚踏下云端,踩在山头上,至今在山头上宽约几米的岩石上留下马蹄印。而老虎岩却是如此,当时,一头猛虎卧在山腰,探出脑袋虎视猎物,猎物良久不至,后竟化成石头,谓之老虎岩。远远望去,老虎头探出,其后身体曲在洞里,好不威风。在这里,她虽没有泰山的巍峨,也没有黄山的奇丽,更没有华山闻名于世的险峻,而她却用平凡、低调与朴素同总官同享着后人的跪拜,用平易近人、庇佑后人和俯瞰世界的地理优势赢得了文溪人的高山仰止之爱。
顺着山道,缓缓向上,老虎形态越看越明朗。老虎岩下百十米,有大宋驸马、官拜兵部总官姚氏先祖长眠于此。老虎岩下,有平地丈许,中有空洞,直通虎背。通过山洞,骑在虎背,好不惬意。再上,踏到虎头,远望山川,视野开阔,一览众山的感觉不由涌上心头,心胸瞬间开朗。小坐几许,便拾道折回。
山路崎岖,步行艰难,不觉中,汗水顺着背脊住下淌,不由地脱下外套。十余分钟后,空气渐渐湿润,夹着凉气扑面而来,好不舒服。忽然间,轰轰声隐隐传来,似万马奔腾,似雨天里闪过的一道雷声,又似两军厮杀的战场上传来的阵阵进攻的鼓声,让我很是好奇。渐行渐近,转过小路弯角道一块银布挂在山涧中,近似银白的水珠色与群山绿色相辉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好一道山里瀑布。
站在瀑布底下潭边,湿润的风让来时的疲惫少了许多,大伙都精神了。瀑布高约20米,像一束帘子倒挂在崖边。倾泻而下的水珠粒粒可见,“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颗颗水珠在水流指挥下,有节奏地击打着五线谱,撞击成一曲美妙动听的山间乐章,潭右边天然形成的凹洞,把落下的声乐扩放,再回弹至山谷间,余音绕梁的感觉让人神清气爽
潭边的水草因水气的滋润,长得很是茂盛。因水流的冲击,潭中荡起的涟漪持续拍打着岸边的石头,细细的泥沙堆积成水草的家园,被水流清洗过后的石头,映着阳光,闪闪发亮。潭中央不明来路的木头桩子,露出水面约二十公分,稍有弯曲、倾斜,不知是人为雕刻、摆放的,还是大自然精心设计过的,远远望去,恰似抬头饮头的龙头,想逆瀑布而上,观望远方?或是也想一探这美丽的瀑布的源头,抑或是想跃此龙门而飞升上天,其中原由不得而知。崖上自然跌落的错落而又有整齐地站在潭水出口处的几块石头,倒成了我们拍照留念的极佳之处。水潭出口处五米左右,有一块天然的凸出的近似正方形,边长约2米左右的石头平台,可容纳10余人以上,或可正襟危坐;或可3、4人席地而围,或可摆上小桌一张,品酒论人生;或可近距离观看瀑布全景,亦可转身站在崖口,望远处众山,岂不乐哉?却道大自然鬼斧神工,凿出这如此神奇物品。
看着这天然的大山里的闺秀,竟有点痴了,不觉中衣服有些湿润,鞋子业已被打湿了。顺着水流而下,在可称之为小路的两旁,树木林立,有知道品种的,有叫不出名的,有上百年乃至几百年的,也有刚有年轮的,不时传来几声鸟鸣,如诗如画,竟有点舍不得走,还真想择地而建草舍一间,天天可痴痴地看看这美景,也许也可和彭祖一较长寿。
瀑布山下,山势顿缓,有空地一处,约百十丈,有庙宇一座,依山而建,里头供着几尊佛。据说,该庙宇建于清朝中期,几百年来,历经风霜,几经修葺,远远看去,还以为是房舍一处,若果真如此,这户人家还真懂得生活之道,与大自然如此亲密的接触,或是早已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了。
庙前的溪水平缓而静谧,远处的山坡形陡而路缓,缓缓升起的炊烟轻摇着舞步,左右环绕的山林里,不时传来几声清脆悦耳的虫鸣鸟兽之声,却道好个天凉,好风景。
吊水壕,待字闺阁的大家闺秀,足不出户,却让人心里惦记,让人痴恋她的清纯,让人莫名结伴而来,却不知,她何时能够放下那份矜持,走出这闺阁,也好让世人一睹其芳姿?
来源:靖州新闻网
作者:钟志礼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