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利弊分析及对策

  [摘要]

  对于促进和谐教育,构建和谐社会起着基础性和建设性的作用,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师范教育的现状,着重分析了现行的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利弊,进而提出目前完善这一政策的对策。

  [关键词] 基础性; 建设性; 和谐社会;

  2007年,国务院决定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温家宝总理亲自倡导和推动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这是中央为促进教育发展与教育公平采取的一项重大政策措施,其目的是通过试点,积累经验,建立制度,为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中小学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基础。

  免费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安排。免费师范生入学前与学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毕业后须从事中小学教育十年以上。免费师范毕业生一般回生源所在省份中小学任教,在协议规定服务期内,可在学校间流动或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用人学校与毕业生进行双向选择,为每一位毕业生安排落实任教学校,确保有编有岗。符合条件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可免试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和与教学相关的学术性硕士学位。免费师范毕业生未按协议从事中小教育工作的,要按规定退还已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并缴纳该费用50%的违约金,同时记入诚信档案。

  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示范引领作用的带动下,北京、新疆、西藏等地师范专业学生全部实行免费教育,上海、江苏、湖北、四川、云南等地在部分师范院校开展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江西、湖南等地开展免费定向培养农村教师工作,广东、甘肃等地实行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上岗退费政策,海南、广西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合作免费培养中等职业学校教师。

  一、师范教育的现状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

  (一)、偏远山区及农村地区,教师严重缺乏

  实行新课程教学后,缺少教师的现象更加严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再加上农村税费改革,一些农村学校经费紧张,无力提高教师待遇,也无力组织培训,骨干教师留不住,优秀教师又调不来。尽管长期以来,国家师范教育为基础教育输送了大批师资,近年来又通过实施西部计划、支教计划、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高素质师资匮乏,农村教师严重流失等现象,在广大农村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仍不容忽视。将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进一步加大对师范教育的支持力度,成为当务之急。

  (二)、免费教育政策的出台

  针对我国目前师范教育的现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7年3月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了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的两项重大措施,其中的一件大事就是从2007年开始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建立相应的制度。教育部直属的六所U币范大学实行免费教育具有示范性的举措,就是要进一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师资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教育质量;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这一政策初衷?良好,但是要想使它得以有效的实施还面临很多问题。同时,对于促进教育普惠性,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还远远不够。

  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利弊分

  (一)、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有利方面

  1、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有利于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

  提高教师质量,进而提高人才质量是建设仓U新型国家的根本,此次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政策的出台,正是抓住了培养优秀教师的源头。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体现了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它有助于吸引最好的、最有才华的学生,包括家庭贫困的学生,都积极地报考师范院校。只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当教师,才能把年轻一代教好、带好、培养好。这是关系到子孙后代、关系到国家发展全局的大事情。而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政策的出台,对推动师范教育走上良性发展道路无疑也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可以培养更多更合格的优秀教师。

  2、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可以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教育质量,为基础教育提供优质师资

  国家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因此教师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作用极为重要。在国家投入不断加大、中小学办学条件不断改善的情况下,教师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的最关键因素。从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深化到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都对教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和中西部地区,高素质师资匮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从国家层面对师范院校给予相应的支持,有利于高师院校在现有改革的基础上,突破原有的一些体制障碍,进一步强化教师教育的特色和优势,为基础教育提供优质师资。但是,近年来师范教育出现弱化倾向,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实施,有利于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能够让困难家庭孩子到这类学校来完成学业。

  (二)、免费教育政策面临的问题

  1、这一政策不利于加强师范教育优惠政策的普惠性和和谐社会的构建

  教育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其自身的和谐发展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公平、和谐发展,而教育公平又是实现社会公平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我国当前的教育不公主要表现在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不公,其结果将直接影响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因此应妥善处理好两者关系,将维护教育公平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来加以落实。可是目前出台的这一政策虽然有它的积极意义,具有示范性,但是,要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还在于该项举措在全国各地的推广实施。目前,除教育部这六家直属师范大学之外,全国还有九十余家招收师范生的院校。事实上,地方师范院校更需要优惠政策的惠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状况长期存在,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公平的现象比较突出的情况下,如果把优惠政策仅限于部属师范大学,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和全面提升将很难顺利实现,其表现出的地区差异、校际差异将会更大。

  2、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顺利实施还存在一些现实阻力

  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初衷虽好,但是存在着一些现实阻力:首先,这一政策要求免费上师范的学生到农村服务三年,可能会影响学生报名的积极性;其次,由于教育是个比较辛苦的职业,其职业的吸引力依然缺乏,适应不了中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对师资的要求;再次,这一政策的实施也会使一些不热爱教师行业的毕业生钻政策的空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特别大,可能会有些同学本身不愿从事教育,只是为了暂时逃避激烈的竞争环境,选择了师范。在这种情况下,就很难保证师资的质量,并且容易出现教师“青黄不接”的现象。实施免费的师范教育,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全部问题。那么,如何使师范生免费这项好的政策达到我们如愿的目的呢?笔者认为主要需要从政策和道德的角度加以具体规范,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保障这项政策的有效实施。

  三、保障和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有效实施的几点建议

  (一)、确定改善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主体,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优惠

  1、要确定谁是改善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主体

  据说部属六所师范大学招收的师范生很有限,而且他们毕业后服务基层的几率很小,而省属和地方师范院校的师范生所占比例远远超过它们,而且他们毕业后服务基层的可能性更大。因此,省属和地方师范院校的师范生才是改善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主体。

  2、弄清楚目前制约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积极性的因素

  解决教师的工资问题,保障并逐步提高教师待遇,是稳定教师队伍,特别是吸引毕业生来落后与贫穷的农村地区任教的源头活水。但是目前在贫困的农村中小学还存在着一系列制约教师积极性的因素,最主要的是教师待遇的不公平问题。

  3、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资金投入

  第一,根据情况拨出专款解决以往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的拖欠问题;第二,国家和地方政府都要加大投入,使他们的基本收入不低于甚至高于城市中小学教师的工资;第三,给农村中小学教师提供进城的交通费补贴,每月至少给他们提供两次到四次的免费进城机会,以满足他们在精神和物质方面的需求;第四,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让他们有动力留下来。

  (二)、建立一整套诚信机制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打造和谐校园,不仅是高校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然要求。为了保障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顺利、有效的实施,对师范生建立一套诚信机制必不可少。首先,要把诚信教育加入到非思想品德修养课程中;其次,要建立信用评判指标体系;再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建立诚信电子档案,这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

  (三)、教育大学生要坚持教师道德的社会要求与教师个体全面发展的一致性,坚持教师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人的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教育对于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来说,首先是作为一种生活的手段,然后才能是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理想和事业。因此,应要求师范生首先要坚持教师道德的社会要求和教师个体全面发展的一致性。积极从事教育劳动实践与教育个体全面发展的社会途径是一致的。一个教师的事业实践活动,一方面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培养人才;一方面又在职业实践中提高自己,逐渐达到自我完善。因此,一个教师按师德要求把献身教育事业作为自己的终生幸福,他就有可能达到全面发展,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四)、加大舆论宣传力度,提高教师地位,吸引更多优秀的青年报考师范专业,打赢生源第一仗

  通过各种层面、各种形式、各种舆论工具坚持不懈地逐步加大对这项政策本身的宣传和教育力度,使更多的人了解这项政策带给我们的优惠,并为此努力奋斗。同时,引导家长和学生不要只看到为师的清贫辛苦,也要看到教师职业及其待遇的稳定、精神生活的丰富性等优势。此外,还要用优秀教育家、教师的先进事迹,激励更多的高中毕业生报考师范院校并立志在教育战线建功立业,引导他们走先进模范人物之路,对激励师范生在教育战线建功立业很有效果。

  四、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利益变化的应对策略

  (一) 确立新的政策价值取向,完善政策过程,在政策过程体系中通盘考量政策利益及其变化

  现实的教育政策实践告诉我们,一些教育政策在制定时就埋下了失败的种子。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政策的制定从区域看,带有较为明显的“城市取向”;从动机看,则带有明显的“经济利益驱动取向”。价值取向是公共政策最本质的规定性,是公共政策的灵魂,直接影响政策的内容和结果。教育政策制定具有价值负载的特质,与其他公共政策领域相比,教育政策领域除了存在物质性资源分配的义务,还存在着大量的价值性资源分配义务。教育政策应确立以人为本、公平均衡、质量效益等新的价值取向,进而将其贯穿于政策全过程。有限理性利益人假设认为,各方政策利益相关者在教育政策实践活动中就各自的政策利益展开博弈。

  综观我国教育政策实践,教育政策过程中各方主体的参与程序不合理、参与程度不高、目标群体的缺位等问题凸显了利益博弈更多的是掌握着决策权力的政策制定主体的单向度内部博弈。“自由进退的丧失无疑使教育制度形成由多方博弈(谈判)、重复博弈演变为独家经营、一次性博弈。在高度集中控制下的教育系统中,讨价还价的行为几乎是不存在的。”因此,应建立有效机制保证免费师范生能够进入政策议程,确保其有效表达利益诉求。

  (二) 建立合理的免费师范生退出、准出和清退机制

  免费师范教育同非免费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显然是不同的,这种不同需要师范院校进行科学的论证和设计。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免费师范生在培养环节已经出现了与非免费师范生和非师范教育生同样的问题。根据西南大学对首届免费师范生的学习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免费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已经出现了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与动力,课程成绩高低不等、逃课、沉迷于网络游戏等现象。虽然这些问题在当前我国大学中较为普遍,但是免费师范生享受的是免费的高等师范教育,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承载了国家对他们的殷切希望,如果没有完善的激励和淘汰机制,将无法保障教师岗位所需要的素质水平。此外,“回生源地任教”,“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的“一刀切”做法和各省出台的就业政策内容的不同限制了免费师范生在求职时的选择空间和余地,因此,应建立流动的准出机制,灵活地、人性化地处理跨省、市任教申请的相关事宜。而对于那些在免费师范教育期间和走向教师岗位之后不认真对待师范教育和教师事业的,应通过必要的清退机制予以清退。

  (三) 明晰教育行政机关的权利和义务,建立监督与问责机制

  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中并未对教育部的权利和义务进行界定。这与我国的教育政策基本上属于由教育行政决策活动而产生有关,教育行政机关作为权力机关是强势的,很少在政策文本中对自身的权利和义务作出明晰的界定。而问责机制则是在明晰教育行政机关的权利和义务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如果未有界定,问责也将成为一纸空文,同时这也触及了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敏感核心地带。

  完善的监督机制可以监督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履行自身的义务,妥善处理免费师范生就业事宜,如岗位设置和要求、就业咨询和指导等。合理的问责机制则有助于明确各方责任,在政策进入评估阶段时,一旦出现寻租行为导致政策利益受损,可以有效追究责任方的责任。同样是上海市《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方案》中的一项关于违约的规定:“确有特殊原因不能履行协议的,须报经市教委批准。”这种“特殊原因”的规定是教育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权过大的一个突出表现,究竟是何种“特殊原因”可以在享受了4年的免费教育后又不履行任教义务,这种自由裁量空间显然已经触及了公众的问责底线。

  (四) 进一步完善“弹性指标”,验证“刚性指标”可行性,建立免费师范生教育的评价指标体系

  教育政策区别于经济政策的一大重要特征在于存在诸多“弹性指标”,而非“刚性指标”。4年的免费师范教育期限、要求达到的学分与成绩标准、10年的任教期限、违约金的数额、签约就业率等这些都是该政策的“刚性指标”,而4年的免费师范教育能否培养出一名合格的具备各方面素质的优秀教师?10年任教的年限能否客观反映出政策的实际效果?这些问题都很难在这些刚性指标中得以反映。

  实际上,无论是弹性指标还是刚性指标,如果无法在政策中得到合理的设计和明确的规定,都可能使具体个人的利益蒙受损失。如上海市《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方案》中关于“鼓励毕业生到本市远郊和薄弱学校任教”的规定。“远郊和薄弱学校”界定不明晰使这项规定给免费师范生带来了困扰和不便。而对于一些备受争议的“刚性指标”则需要进一步科学地验证其可行性,同时,将两者结合并施。在此基础上,研究设计该政策的评价体系,这有助于明确各方权利与义务,考核各方主体在执行过程的各个环节中的表现。

来源:靖州新闻网

作者:杨均礼

编辑:redcloud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乡镇传真
  • 部门动态
  • 美丽靖州
  • 其他视频
  • 靖州新闻
  • 怀化新闻
  • 特别推荐
  • 专题频道
  • 书记县长报道集
  • 时政要闻
  • 走进靖州
  • 社会民生
  • 通知公告
  • 文化艺术
  • 学习教育
  • 文明创建
  • 聚焦
  • 疫情防控

阅读下一篇

返回靖州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