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浅谈靖州苗侗族区域传统村落的属性及其保护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很多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村落因城镇化加剧,劳动力外出,人员的迁徙,而日益衰落、甚至消失。为使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维系华夏子孙文化认同的纽带—传统村落得以保存,也使我们还有一份难忘的乡愁的记忆,传统村落的保护就成为一种必然。

  2012年,国家城建、文化、财政三部委《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和经济价值的村落。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西南的湘黔桂交界地区,地处云贵高原东部斜坡边缘,雪峰山脉西南端。山地是靖州的主要地貌类型,有“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域加庄园”之称。以苗、侗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74%的靖州县,是典型的苗侗族居住区域,也是全国唯一的苗族侗族自治县。历史的变迁和融合,使靖州成为以苗、侗等十几个民族的多民族居住区域,居住在山区的苗侗群众,他们依山建寨、伴水而居,形成了以苗、侗民族为主的具有独特的历史、文明、民俗和文化,也造就了自己的苗侗寨古村落——传统村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靖州区域千百年来自然形成的传统村落苗侗村寨,同样有物质形态(承载着传统村落历史的各种古建筑、廊桥、鼓楼、吊脚楼等)和非物质形态(见证着文明发展的苗侗诗歌、历史传说、民风民俗等)相统一的特征,同样是不可再生的另一类文化遗产。

  在靖州苗侗苗族地区的传统村落有其独特的自然属性,本人以为,认识这些自然属性对于开展苗侗区域传统村落的保护是有积极意义的,主要是:

  历史属性。靖州苗侗传统村落建筑群是具有独特民俗民风的建筑群,基本为木构结构,虽经历久远年代,但至今仍然是在为我们居住、生产生活的村落。苗侗村寨大多依山而建,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变迁,纯木质结构的木屋、别具风格的吊脚楼村落、风雨桥,鼓楼等,在带给苗侗群众生活的便利之时,也在演绎着苗、侗民族的文明史。

  文化属性。我们讲的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们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那么在靖州苗侗区域,传统村落的苗、侗寨是苗侗民族及其文化聚集的所在地,汇聚了众多的苗、侗文化。比如在苗侗地区流传的各种神话传说故事等口头文学,还有茶棚对歌、合拢宴,都是苗侗族交流祖祖辈辈相传而来,这种苗侗族文化我们还需要传承下去。特别是有天籁之音的苗族歌鼟、侗族大歌,更是苗侗文化的精粹。

  艺术属性。艺术,主要是指才艺和技术,然而词义也很广。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书法、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比如在苗侗地区,有着有数百年历史的苗族刺绣,以大自然为题材,结合生活实践,绣出风格优雅、充满民族气息的各式花纹图案,显得古朴、自然、庄重、大方;苗侗群众利用自然条件,自种棉花、用纺车自纺、自染、自织、自绣、自用的线绣等工艺,进行平绣、盘绣、结绣、绉绣、牵线绣、布贴绣等多种绣法,更凝聚着苗侗妇女的才能和智慧。绣品讲究反挑正看,平滑细腻,朴素自然,无论在色彩、构图等方面都极富审美情趣堪与其他绣种争芳斗妍;苗侗妇女绣制而成的裙子、披肩、围腰、帽子、背包等生活饰品在民族传统工艺品中独具特色,显示出很高的艺术水准,深受都市人青睐。

  社会属性。社会是共同生活的个体通过各种各样社会关系联合起来的集合,人类社会的形成的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共同文化以及传统习俗等。苗侗村寨是社会发展在特定环境下共同生活而形成的,具有传统习俗、民风和共同文化相统一的传统村落,也是苗侗同胞共同生活的个体通过各种社会关系联合起来的集合,它的社会属性是不言而喻的。

  价值属性。价值是人类对于自我本质维系与发展,为人类一切实践要素本体。苗侗传统村落的价值体现在于:一方面它仍然是苗族群众生产生活的场所,通过生产、劳动、交往等社会生活获得依存发展,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获得社会价值、个人价值、经济价值等;另一方面苗侗村寨又保留着很好的生态环境和历史风貌,有古朴又不失古老的建筑艺术-倚山水而建的吊脚楼、鼓楼、花桥等,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神话、传说、故事,古迹,有各具特色的刺绣、蜡染、雕刻等民间艺术,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的口头文学以及苗族歌鼟等,这些都是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主要依托的村落景观与民族文化的珍贵资源。这些资源如得到很好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对本地经济发展会带来强大的助推力,同时又能给村落的村民创收多一条致富路。

  传统村落正在随着社会的变迁在衰落。主要表现为:一是因城镇化加剧,劳动力外出,人员的迁徙等,传统村落的人口在逐年减少,记载文化和历史的人员不多了,使传统村落的衰落在加剧;二是新型建筑材料和使用和工艺的创新,需要改善居住条件的村民大多都采用了新式砖混或框架钢筋水泥结构,懂得修建传统木构住房“吊脚楼”的师傅也已经是凤毛麟角,就是有木工木雕等手艺的师傅也是因技术少用生疏了;三是在传统村落,因部分建筑原住民减少得不到修缮,以至部分遭损毁而消失,就是再建新房,结构也不一样了,不仅失去了“古朴”的韵味,也与传统村落亦会不尽协调。还有各种农用机械、电器的使用,也使得牛犁、水磨、搥舂等传统农耕文化面临消亡的危机。因而有必要对现有的传统村落进行保护。

  根据靖州民族区域传统村落的现状,基于其特殊属性与特征,为更好地保护利用,可以采取规划先行,统筹指导,逐步推进的方式进行。本人以为,主要是三个方面:

  政府引导

  政府引导是前提。传统村落这个另类遗产是一项特殊的公共资源,没有政府相关部门形成合力的工作,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无从谈起。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引导。

  (一)加强宣传,凝聚共识。积极开展传统村落保护的宣传,让村民知道传统村落保护的意义,清楚我们居住的村寨,同样是一种不可复制的文明遗产,简单地说,就是不应该让传统村落在我们这里衰落以至消失;只有当传统村落保护成为民众的自觉行为、自然行为、自律行为时,其参与保护传统村落的积极性才会极大的提高,传承保护就有希望。

  (二)调查摸底,建档登名。就是通过调查摸底,将每一个民族村寨基本情况登记造册,建立本地的传统村落名录,有什么特色,一村一档。有了这个基本情况,那么哪些传统村落需要更好地给予保护,哪些传统村落资源可以开发利用就有底了。

  (三)资金支持,兼顾发展。传统村寨一些有价值的建筑、古迹,因长时期得不到维护修缮,就可能会自然损毁。也因为下一辈的年轻人读书、劳务外出,使得一些无形的苗侗文化,如苗侗的手工织锦、诗歌、传说、农耕技艺等也许就只有40岁以上的人才懂得。要让苗侗文明传承下去,肯定需要资金支持,希望与文物、遗产保护一样,有计划统筹和资金安排。

  二、专家指导

  专家指导是基础。传统村落是另类的文化遗产,是有形(物质形态)与无形(非物质形态)文化的汇聚。一是请文物部门的专家参与传统村落的保护,认定传统村落保护的对象,向村落群众讲一些如何保护的方法和技巧;二是请进来。适当的时候,可以请相邻县在传统村落保护有经验的专家,来讲授他们保护、利用、传承的经验做法,以便建立本地的传统村落保护体系;三是走出去。也可以先组织部分有意愿开展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村寨,外出到邻近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方面较为成功的村寨学习,借鉴其对于传统村落保护的方法,当然只是借鉴。因为各地的民风、民俗、传统村落建筑是不一样的,需要结合本村寨的情况,调整自己的工作思路,制定好适合本村寨保护发展的规划。

  三、村民主导

  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落脚点在于村民是否积极参与,所以村民主导是关键。因为再好的建议,再多的资金,如果村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也达不到保护、传承利用、发展的效果,这应该是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重点。

  (一)建议可以将保护传统村落的内容纳入村规民约,使传统村落保护成为村民的自觉行为(行动)、自然行为(心理)、自律行为(制度)。

  (二)保护利用,谨慎开发。过度开发不仅失去了传统村落的原味,也会破坏村落建筑之间的平衡。如何发展,怎样做到合理利用,村寨村民可以在政府有关部门引导、文物专家指导下进行。

  (三)活态传承。本人理解活态传承就是:一要坚持村落空间、历史和价值完整性的有机统一,做到村落结构保护与山水格局保护并重,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并重,生产生活环境保护与生产生活方式保护并重。二要力求见人、见物、见生活。可以定期组织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学习交流活动。比如在民族节日、茶棚对歌、芦笙节等活动时加入传统村落保护内容。三是对于本地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做得好的,积极给予支持,比如本地交流学习,组织一般歌鼟传唱、活动等可以在生态、文明的村落进行。四是传统文化的培训竞技活动。比如苗侗的织锦,绣花背包,农耕文化展示等。一般来说,各个村落的地域不一样,习俗略有不同,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方式当以一个村落有一个特色是最好不过了。

  只要我们的政府部门、专家学者、村寨村民上下一心,传统村落的保护就一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苗侗传统村落不仅是苗侗群众生活的摇篮,也是苗侗群众民俗、民风、文明发展的根脉,它汇聚了苗侗民族农耕文明的精粹,对苗侗区域传统文化的承载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与作用。因此,保护好靖州区域的苗侗传统村落,不仅是对区域苗侗文化文明的保护,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要让这份蕴藏着苗侗文明的、有丰富的民族历史信息和文化的遗产传承下去,使之没有传统村落之忧、非遗传承之惑、文物安全之危。

  苗侗传统村落,是苗侗群众田园生活的守望地,也是难忘的永远的乡愁记忆。

  作者简介

  刘开靖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靖州县支行(副主任科员) 电话15526187203

来源:靖州新闻网

作者:刘开靖

编辑:redcloud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乡镇传真
  • 部门动态
  • 美丽靖州
  • 其他视频
  • 靖州新闻
  • 怀化新闻
  • 特别推荐
  • 专题频道
  • 书记县长报道集
  • 时政要闻
  • 走进靖州
  • 社会民生
  • 通知公告
  • 文化艺术
  • 学习教育
  • 文明创建
  • 聚焦
  • 疫情防控

阅读下一篇

返回靖州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