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少数民族地区最大的共性就是地理位置偏远、自然条件恶劣、劳动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有限,从根本上制约了经济发展。追根溯源,教育的落后是经济落后的主要诱因,因为劳动力是能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力素质越低,越缺乏创造价值的能力,经济难以发展。经济落后,对于教育的关注和投入就相对不足,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

  为进一步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

  一、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首先,要克服三种倾向。一是克服片面理解素质教育的倾向。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理念上的一个新突破,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从表象上看,主要是使学校活跃起来,使学生活泼起来。从内涵上看,主要是一种境界教育和能力教育。从目标上看,主要是培养综合能力更强,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把素质教育的目标、内涵和表象有机结合起来。二是克服片面理解教育价值的倾向。真正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上。然而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家长和少数教师在判定教育价值时往往以学生得分高低和排名位次作为衡量教育价值的标准,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三是克服片面理解“减负”的倾向。推行素质教育要求“减负”,让学生各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但“减负”并不是要取消学生的一切负担,必要的学习压力和负担是学生成长的必要条件。

  其次,要正确处理三种关系。一是正确处理推行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推行素质教育需要改进考试的内容和方法,开展水平考试和能力测试的研究工作。二是正确处理推行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的关系。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应是课堂,课堂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三是正确处理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中“量”与“质”的关系。首先是量的扩张,然后才是质的升华。实施素质教育不能片面强调质量而忽视数量,要坚持数量与质量相统一的原则。

  二、切实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振兴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关键。从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现状来看,一是民办转公办的教师比例较大,且这部分教师年龄偏大,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相对减退。二是教师学历层次相对较低,有的甚至是非教育类专业出身。三是教师使用现代教学媒体的能力还相对较弱,教师教学的“土方法”还普遍存在。

  因此,要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就必须着重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建立教师定期学习制度和师德师风评价制度,结合教师年度考核对教师的师德师风状况进行考查。积极开展学生、家长和社会等各方面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进行监督和评议,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治师。二是全面推进教师资格制度。首先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按照新的编制标准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控制中小学教职工总量,规范学校内设机构和岗位设置。其次对现有教师资格进行重新认定,实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把入口关。三是深化以人事制度改革为主的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要重点推行“三制”改革,即全面推行教师全员聘用制,所有教师一律凭教师资格证竞聘上岗,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教师任用制度。学校和教育局机关在定编、定岗、定员的基础上实行竞聘上岗。四是要积极推行校长负责制,打破校长职务终身制,建立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的机制,造就一支既求真务实又为广大教职工真心拥护的校长队伍。五是积极推行教师结构工资制,“强化职责,以岗定薪,按劳取酬”真正体现能者多劳优劳优酬。六是拓宽师资培养途径,大力抓好教师队伍的培养。狠抓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着力培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骨干、示范作用的优秀教师。针对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水平不高和学历层次较低的现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教师参与各类培训。

  三、合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必须着力抓好四大调整。一是抓好小学布局调整。在坚持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重点调整村小和教学点。提倡联村合并办学,乡镇中心小学所在村一律不办村小,实行与中心小学联办。少数地理环境复杂、居住分散的地方可实行隔年招生或办复式班,适当保留教育延伸点。二是抓好初中布局调整。初中布局调整要注重内涵发展,采取扩容增效的方法扩大初中招生规模,确保初中学位平稳渡过入学高峰期。三是抓好普高布局调整。重点要加快高中建设步伐,扩大“普高”规模,打破初中发展的“瓶颈”制约,实现高、初中分离,与此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考虑高中布点,确保高中教育适度发展,为将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做好前期准备。四是抓好教育结构调整。要大力巩固“普九”成果,积极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确保“两个平衡”,即初中阶段与高中阶段学生比例平衡,职中与普高学生比例平衡。要加快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面向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应用型人才。要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龙头,融职成教育及各类培训为一体,着力建好职教中心,形成灵活多样的办学体制。

  四、不断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抢占教育“制高点”,构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平台”,既能克服少数民族地区同发达地区之间的地域差异,又能克服教师能力水平之间的差异。通过网上学习获取信息,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接受均等的教育信息。首先,要以项目引进为重点,建好一批“示范校”和“实验校”。积极创造条件加快计算机普及步伐,“三通两平台”工程逐步在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开设信息课程,加快信息技术教育和其他课程的整合,激发中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其次,要构建完整的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体系。按照“政府主导、校企合作、市场动作”的指导思想加快中小学的现代教育技术网络建设,在开设信息技术课的同时高度重视中小学英语教学,使信息技术课与英语课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为缩短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与先进地区的差距,为培养现代化急需的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要强化管理,提高现代教育设施设备的使用率。教师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方面要做到“三进”和“四个百分之百”即现代教育技术进计划、进教案、进课堂和电教器材、实验仪器使用率达百分之百,分组实验开出率达百分之百,演示实验开出率达百分之百,装备电脑的学校教师学会使用电脑达百分之百。

  综上所述,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师资队伍建设、办学条件、教育教学管理等几个方面的建设是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要从根本上有一个大的改观,必须做好以上几点工作。从领导到一般的教育工作者,都要认真思考,充分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找出差距,反复探讨,从以上几点着手,彻底转变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尽的一点贡献。

  作者系靖州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来源:靖州新闻网

作者:吴玉乾

编辑:redcloud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乡镇传真
  • 部门动态
  • 美丽靖州
  • 其他视频
  • 靖州新闻
  • 怀化新闻
  • 特别推荐
  • 专题频道
  • 书记县长报道集
  • 时政要闻
  • 走进靖州
  • 社会民生
  • 通知公告
  • 文化艺术
  • 学习教育
  • 文明创建
  • 聚焦
  • 疫情防控

阅读下一篇

返回靖州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