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凤凰于飞岩脚美

  宛若一个养在大户深闺的窈窕淑女,偶然被人窥见,惊为仙子,引得仰慕追逐者纷至沓来。靖州岩脚侗寨近年来声名鹊起:保存完整的侗族特色民居建筑,玲珑秀美的风雨桥、层叠入云的鼓楼,古老浪漫的多耶舞,仙音神韵的侗琵琶,佛光灿烂的地涌金莲,以“萨姆”(祖母)为尊的母系文化传统,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民族风情、良好的生态植被······各种媒体的宣传报道撩起一拨拨省内外游客和文化人实地探访的好奇心。

  去年的杨梅节期间,靖州县委、县政府专门邀请知名文艺导演根据岩脚侗寨女性为尊的古老习俗和曾为湘黔桂边境千年古商道的历史,创作编排了一台原生态实景歌舞表演《丝路女儿国》,在杨梅节暨飞山文化旅游节期间配合湖南经视在岩脚侗寨的直播大事件《女儿国里女儿汤》一并隆重推出,再度引爆了岩脚侗寨乡村文化旅游热。

  都说“近水楼台先得月。”令人汗颜的是,作为一个靖州人,之前我却未曾到过岩脚侗寨。周围的同事和朋友们在谈论周末的岩脚侗寨一日游的时候,我只能做一个神往的听众。在杨梅节嘉宾游客云集、岩脚侗寨文化活动精彩纷呈之时,也只能通过观看电视直播感受现场氛围,实有画饼充饥之憾。眼看着春去秋来、又冬去春来,内心一直躁动着一股岩脚侗寨情结,一直酝酿着要择日前往、身临其境,感受一番岩脚侗寨的独特魅力。

  明媚的五月,沐浴着周末清晨的微风,我独自驱车前往岩脚侗寨。一路上远山如画、葱翠欲滴,映衬得晚开的桐油树花似雪花点缀群峰,赏心悦目,清风拂面,熏染着花草树木的自然芬芳。平展的水泥县道蜿蜒向前,青山绿水逶迤向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车行约二十公里,连绵群山环抱、田野禾苗葱郁、潺潺小溪蜿蜒环绕、民居鼓楼风雨桥错落有致的岩脚侗寨豁然出现在眼前。

  似乎为了体现侗寨人的热情好客,木筑青瓦飞檐的寨门远远地在寨子外当街翘首迎宾,给人宾至如归的亲切。生态停车场在寨门的外侧,进寨的道路沿着小溪右侧延伸向前,人工整修过的沿溪护堤上铺着镂空的地砖,参差有序地栽种着枇杷树,十分新颖独特。沿着亲水的石阶来到小溪边掬一捧清冽的溪水浇在脸上分外的清凉,干脆坐下来戏水,赤脚探进溪里,清澈见底的溪水和卵石细沙轻轻地按摩足底、竟有一种久违的童年乡村生活的惬意。起身拾步前行,宽阔的寨前广场那边侗族全木建筑风格的游客服务中心、飞檐宝顶的九层侗族鼓楼、跨溪的风雨桥静静地矗立在轻纱薄雾笼罩下的山脚田野树影里,宛若一幅淡淡的水墨画。清晨的侗寨宁静安详,鲜有游客,寨子里的人们大约都还在自家的屋子里忙碌着起床后的洗漱、早餐和鸡鸭猪狗的侍弄喂养,没有人出到寨子外面来。岩脚侗寨静静地注视着我不声不响、不为人知地到来。一个人的寻游别是一番入心入脑的滋味。

  与游客中心隔溪相望的是玉兔山,依山而建、绿树掩映的木筑小庙是月神庵,供奉着月亮女神嫦娥。年岁久远、略显颓败的青瓦木屋三开间通敞大殿的月神庵,峨冠水袖衣袂飘然的女神像虽已漆衣脱落几处,浅浅蒙尘,但不掩仙女姿容亲切,神台虽简陋、香炉里插满燃过的香烛梗,檀香依稀袅袅,想必是侗家女人们经常焚香祭拜的缘故。

  传说中观音菩萨讲经时天花乱坠、地涌金莲的金莲花正开在月神庵前,层层张开的金色花瓣,点缀着细细的金色花蕊,雍容华贵,闪耀着圣洁的光芒。据说一甲子才开一回花的地涌金莲是在春寒料峭中从地底涌出花茎花苞、先开花后生叶,如今已是蕉叶婆娑、丛绿掩映,金莲花依旧佛光四射、耀眼夺目。这是一个充满禅意的圣洁高尚的所在,我不禁合掌礼拜,在心里期盼神佑吉祥。

  绕过晨雾袅绕的宁静村寨,行走在侗寨后山向西的青石板古驿道上,风扬起我的长发、衣袂飘飘,仿佛又听见了穿越千年时空的马帮铜铃的叮当声。马帮驼来了山外面世界的新奇物件,点缀了侗家姑娘大嫂们的俊俏身姿和娇媚容颜。马帮汉子们歇脚打尖的日子,丰盈了侗家人的荷包,生动了侗寨男女茶余饭后的故事和传说;琵琶、侗歌、多耶舞,侗家儿女的浪漫生活牵绊着马帮汉子的脚步久久盘桓,演绎出一个个动人的情感故事。

  学界说岩脚侗寨的这条古驿道乃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一段,岩脚侗寨因为地处湘西南边陲、湘黔桂三省交界之地,自古乃往滇黔之门户。驿道青石铺排、沿路石栏围护、风雨侵蚀也不掩其厚重奢华,侗寨木筑特色民居鳞次栉比、酒旗迎风招展,鼓楼、风雨桥、行歌坐月、款古道今,特殊的地理位置成就了岩脚侗寨历史上的一段繁荣兴盛。如今,古道上残缺的石栏、青石板上依稀的马蹄印,风声轻诉马帮商旅已成往事,古老的驿道仍在风雨兼程,那两株经霜沐雪、依旧春发绿叶秋红似火的千年老枫树仍在年年站成相思的风景。

  对飞山文化的浅究和对岩脚侗寨杨姓居多的了解,让我深信岩脚侗寨世代繁衍生息的乃是唐末五代诚州刺史、飞山太公杨再思,宋代杨家将的后裔族人。遥想当年,五代十国、天下纷争、战乱频发,为保诚州一方净土、护卫家园,侗寨男人在外驻守关隘、抵御外敌,女人们在家侍老哺幼、操持生活、自是凡事当家作主、弱肩撑起大后方,便有了侗寨女人当家作主、女性为尊的遗俗。归宋之后,杨氏部分后世子孙在岩脚聚族而居,沿山开路、跨水搭桥,营建了一方风水佳地、世外桃源。太平年间,男子们沿着山路外出闯荡世界赚钱养家,才引来了马帮商旅,开辟了岩脚千年古驿道和古驿站的繁荣。后来,宋辽战事又起,男人们复又举家千里上阵御敌,并谱写了后来的杨门女将佘太君、穆桂英挂帅等等巾帼故事千年流传。

  自古有国才有家,忆往昔峥嵘岁月,岩脚侗寨男子上马能征战,下马也是多情郎;女子持家家业兴,上阵也能伴君并驾驱豺狼。谁说深山儿女多粗蛮,侗家男女最深情;举案齐眉相伴老,也有风雨也有晴。岩脚侗寨南寨门边土地庙里深情相拥而坐的土地公和土地婆,千年风尘拂面依旧栩栩如生、张扬生动,彰显着岩脚侗寨一方山水人物独有的人性人情。

  岩脚侗寨鼓楼、民居瓦檐上展翅的凤凰是侗民心中神圣的图腾和守护神,是侗寨历代贤良淑德女子的化身,是对侗家女子曾经在家国危难时刻,脱下红妆换武装,跃马提枪披挂上战场,与辽兵浴血奋战,扬大宋之国威,扶大厦将倾于狂澜,挽救了杨氏一门忠烈,立下不朽功勋的讴歌和铭记,更是侗寨世代男人对女人爱的褒奖。

  日月无声,水过无痕。生死荣辱、爱恨情仇,往事已成传说,带着阳光和雨露的清新,与花香相拥,与时光对饮,以风的洒脱笑看过往。

  穿越历史的风尘,回到烟火人间。缓缓穿行在侗寨弯弯曲曲的青石板道上,岩脚侗寨已经从夏夜的酣睡中欣然醒来,各家各户门窗“吱呀“推开了,炊烟在各家瓦檐上氤氲,雕花的木窗上不时探出一张友善的笑脸,姑娘媳妇们梳洗停当了,男子们出门忙碌诸事去了。鼓楼边三两个身穿侗家黑土布无领大襟衣百褶裙的大嫂们在准备摆摊,卖冷饮、凉粉、西瓜、小饰品之类的。看见独行的我,侗家大嫂报以亲切的笑脸,热情的招呼。广场上已经三三两两地多了不少游客了。

  听侗家大嫂说,上午要来一个省里的专家采风团队,《丝路女儿国》的演员们正在准备临时加场表演。真是运气不错,还可以蹭观一场好戏······

  “马帮从鼓楼广场隔溪对岸的玉兔山下走来,一路铃铛悠扬,马帮汉子们骑着骏马,驮着琳琅的商品货物,兴高采烈地吆喝招呼着鼓楼上的侗家阿妹们,主客之间热情呼应······

  高贵慈祥的萨姆和身披白色华丽貂毛领大氅,头戴银冠,手持王杖,气度非凡的尊贵女王也一同出来接见远道而来的客人,客人们献上驮来的稀罕礼物,一群身着蓝色无领对襟式长衫、露出妩媚的绣花肚兜,下着青布百褶裙、绣花绑腿,头上发髻插饰鬟簪银钗、美丽多情的侗家阿妹,和一群身着土金色精美绣饰立领对襟衣、长裤,系红布腰带,青布包头,精神抖擞的侗家小伙们在鼓楼前吹起古老的芦笙、弹起侗琵琶、跳起欢快的多耶舞······

  萨姆主持女王选男妃仪式,手持罗盘的巫师手舞足蹈、口中念念有词地四处勘寻,终于选中了马帮客人中最英俊的一位汉子,人们为男妃戴上了礼帽和勋带,簇拥着乘王辇的女王和男妃巡游······

  长长的合拢宴摆起来,珍馐美酒佳酿呈上来,主客开怀畅饮,侗寨一片欢乐祥和······”

  鼓楼、风雨桥、吊脚楼为背景的实景演出配上气势恢宏的LED电子屏画面和背景音乐、画外音等,场面大气震撼,岩脚侗寨有这样一台演出为旅游增色不少。

  在充当后台的鼓楼里,我跟几位刚刚演出结束的姑娘大嫂攀谈:你们演得真不错,堪比专业演员呢!姑娘大嫂们谦虚地说:没有你说的好。不过,我们喜欢演出。从前没有游客出钱的时候,我们也要每年在很多的节日里演出的,踩芦笙、弹侗琵琶、跳多耶舞都是我们的风俗,我们做的是我们乐意的事,我们不在意钱的多少。

  望着她们健康美丽快乐的容颜,我发自内心地感叹,女人的美丽都是爱滋养出来的,岩脚侗寨的女人都是她们男人心中的凤凰,还有什么比这更值得人羡慕呢!

  当我提出要去跟饰演巫师的那位侗家大哥说几句话时,她们立刻告诉我演巫师的汉子姓杨,并且用侗语高声地帮我招呼,在广场舞台上忙着收道具的杨师傅很快就走过鼓楼前来了,是个魁梧结实、浓眉大眼国字脸的中年汉子,对着大家一脸憨笑。

  杨师傅,您以前专门学过表演吗?没有。我就跟我的师父杨灿全学过制作侗琵琶、弹奏侗琵琶,其余都是自学的······我看您演巫师很到位呀!哦!我知道了,肯定是排这台节目的导演当初教的你。杨师傅腼腆地笑笑说,没有,当初导演只是告诉我巫师的形象大概是个什么感觉,具体的动作该怎么表演他们也不会、说教不了我,让我自己去琢磨。我是根据以前看过的《西游记》那些电影里的巫师形象,加上自己的理解,不停地自个揣摩、反复练习出来的。第一次联排的时候,导演说我演得比他想象的还要好。

  杨师傅谈起自己的演出很自豪,他说,我喜欢我们侗家的歌舞表演,我和我的师傅(杨灿全)都想把这个(侗族文化艺术)传下去。从前,我们岩脚还没有这么多游客的时候,我跟我的师傅也是这么过日子,忙完农事之余,开心地制作我们的侗琵琶,逢节过年办喜事就组织村民弹琵琶、唱歌、跳多耶。不是吹嘘,我们这周边几百里范围的侗家人弹奏的侗琵琶都是我跟我师傅一起做的······

  原来一个人只要有了自己喜欢的、热爱的东西,就可以活得那么开心充实、无怨无悔。

  岩脚侗寨的魅力远不止这些,除了浓郁的民族风情,深厚的文化底蕴,她还有非常怡人的自然生态,周边有近十万亩的原始次生林,森林中沟谷幽深,断岩横立,悬幔飞瀑,山洞奇异,生长有金丝楠木、红榉木、香樟、紫薇、银杏等名贵树种,栖息着锦鸡、穿山甲、山龟等珍稀动物,堪称一片尚未开垦的处女地。

  杨师傅介绍,岩脚侗寨还有丰富多彩的闹春牛、舞龙灯、唱侗戏、玩山和祭祀飞山太公等民俗活动;还有二月二(土地公生日)、四月八姑娘节、六月六(飞山太公生日)、立冬节等众多的民俗节日;侗家饮食更是独具特色,油茶、腌鱼、腌肉、黑米饭、甜藤粑粑等无不让人垂涎欲滴。

  沧海桑田、世事变迁,曾经的繁华若过眼云烟,荒草湮没古道寂寞,时光流转天荒地老。曾几何时,繁华兴盛的岩脚侗寨静静地淡出了世人的视线。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珍珠蒙尘难自弃,纵然是百转千迴、千锤百炼,总有些印痕在悄悄地记忆历史的容颜,在某一个蓦然回首的时刻,翩若惊鸿的往昔就掀开了神秘的面纱,崭露出了惊世的绝代芳华。这大约就是岩脚侗寨的写照吧!

来源:覃雪莲

作者:姜雪峰

编辑:redcloud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乡镇传真
  • 部门动态
  • 美丽靖州
  • 其他视频
  • 靖州新闻
  • 怀化新闻
  • 特别推荐
  • 专题频道
  • 书记县长报道集
  • 时政要闻
  • 走进靖州
  • 社会民生
  • 通知公告
  • 文化艺术
  • 学习教育
  • 文明创建
  • 聚焦
  • 疫情防控

阅读下一篇

返回靖州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