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遗世独立江边苗寨

  文/ 姜雪峰

  季冬时节,慕名跟随县委宣传部的两位同志前往江边村寻游苗寨美景。朝雾在山腰飘逸,天气难得地晴朗,暖阳高照,天空湛蓝辽阔,没有一丝杂色,略携几分寒意的空气让人心旷神怡,让我不禁为我们的出游点赞:驱散迷惘,拥抱暖阳。

  江边苗寨属靖州平察镇,距离县城54公里,是靖州古锹里上、中、下三锹之上锹古苗寨之一。江边村有7个村民小组,182户800多人口,江边苗寨是江边村2-5组400余苗胞居住的团寨。随着这几年文化遗产、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推开,地处深山老林的江边苗寨渐渐绽放光华,先后获批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第四批传统村落之一,江边苗寨的苗族织锦技艺和芦笙节均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宣传部两位搞外宣的同志都是再次应邀前往江边苗寨采写新闻报道,我是搭顺风车出游江边苗寨填补一项行走本县美丽乡村的空白,我们各怀心事,欣然前往。越野车在连绵群山之间弯弯曲曲的水泥乡道上穿行,沿路两侧山坡多是原始次生的阔叶林,还有成片的杨梅林、松杉林、竹林,满眼深绿苍翠,大片大片的白色芦苇花在浅浅的溪岸边随风摇曳轻舞,空气清新,沁人心脾。

  我们的车刚停稳,远远就看见一个上穿蓝色对襟衣、下着青裤,头戴花帕的古稀老伯向我们迎过来,说是村支书上镇上开会去了,让他在寨门口迎候我们。我主动跟老伯攀谈,得知老伯姓龙,竟然还是镇上退休的正科级老领导,一九八三年乡镇机构改革以前,江边村还是管辖着江边、棉花、新山、地祥等四个行政村的江边人民公社的时候,龙老伯就是当时的江边人民公社社长。后来人民公社改为乡(镇)政府,江边乡级建制取消,合并归平察镇,龙老伯是在镇人大主席任上退休的。龙老伯陪着我们往寨子里走,当听宣传部的刘主任介绍说,我也是个写文章的,他便十分热切地反复念叨:江边的发展就靠你们“笔杆子”帮我们多宣传呀!我却是为龙老伯身为政府干部、拿着退休工资,却像个地道的农民安于这样偏远的深山苗寨生活而钦佩有加。听说他的女儿们都已出嫁多年、家境殷实,唯一的儿子也是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市里工作,先前多次要接他出去安度晚年,他都拒绝了,说和老伴生活在山清水秀的江边苗寨,更舒心自在。

  宣传部的刘主任对苗寨情况轻车熟路,知道站在什么地方最能欣赏到江边苗寨的全景,跟龙老伯说了几句,就带着我们往侧面的山坡上攀爬,站在半坡的古石板路上,果然整个江边苗寨惊艳地出现在视野里:红叶似火的古老枫树伫立在寨后的山尖上,褪尽了叶子、只剩灰白色枝干的大片枝丫稀疏挺拔的杜仲略矮一层,更低一层的是苍翠的杨梅树、柑橘树,然后是一层层错落有致、顺势而下的吊脚楼,瓦是青的、檐是白的、屋板壁是黄褐色的,层次分明,色彩鲜艳,衬着蔚蓝色的晴朗天幕,是一幅天然浑成的“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意画卷。

  龙老伯介绍说,江边苗寨始建于明末清初,建筑多为抬梁穿斗式结构吊脚楼,每栋建筑都非常注重细节的精美,每根梁柱的榫头、托斗都雕刻了精致的图案,比如云纹、象鼻、莲花、灯笼等,非常地华美大气。苗族同胞对生活充满热爱,对于自己的居住房屋、穿着打扮都十分注重舒适和美感。江边苗寨吊脚楼整体座西北朝东南,从山脚顺坡搭建,配以石板路逐级抬升,呈阶梯状依山就势排列,层叠而上、错落有致,是非常典型的高山花衣苗团寨布局风格。

  江边苗寨苗胞皆姓龙,无一杂姓。龙老伯介绍,其先祖麻公于清朝康熙年间携家带口从江西吉安府太和县搬来锹里江边苗寨定居,已历经350多年繁衍生息。江边苗寨一直保持着古老的祭祖仪式,每年的农历二月二(龙抬头)是祭祖日,活动包括祭祀先祖、踩芦笙、吃龙头宴等,所需费用由寨中公钱开支。祭祖仪式开始的时候,寨中男子按辈份整齐俯首跪拜于地,听苗寨长老念家族繁衍历史“流水簿”。这份“流水簿”类似于族谱,从一世祖开始到最近的一辈男丁姓名逐一念到,无一遗漏。长老在祭祖仪式上还要追远抒怀,悲情唱读,感念先辈的恩德,创业的艰难,守成的不易,重复必须遵循的祖先遗训(包括仁义孝悌、禁止同姓或亲族联姻、禁止拆卖祖屋、禁止偷盗等),往往从日升唱念至日斜。祭祖仪式过程中,男子们神情庄重、缅怀先辈,多至情不自禁、痛哭流涕,复又激起发奋图强、光耀门庭之精神。我想,这样的古老仪式,大约就是江边苗寨苗族同胞始终保持亲族凝聚力、生命力,江边苗寨建筑群历经风雨沧桑得以完整保存的奥秘。

  江边苗寨是迄今为止我见到过的靖州境内保存最完整最具特色的苗族村落之一。整个寨子的吊脚楼建筑群浑然一体,依山顺势,层层叠叠,屋舍俨然。从高处看,整个寨子是沿着两座小山坡顺势而上的,两山中间的浅坳里也住满了吊脚楼人家,吊脚楼从山上顺势而下又在平坦的坡脚向两侧山坡铺沿开去,寨前两条小路则延伸往山冲的梯田两侧。望着眼前温婉灵秀的苗寨,我感觉脑中灵光一闪、眼前一亮,十分惊喜地发现,江边苗寨的整体布局就像一只翩跹的美丽蝴蝶,呼之欲出,活灵活现。

  果然,我查阅资料发现,原来“蝴蝶”竟然是苗族的祖先信仰图腾,苗族人一直将“蝴蝶”尊为本民族的创世始祖,称为“蝴蝶妈妈”。这里面有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相传蝴蝶妈妈是从古枫树变来的。上古时期,人类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山岭上到处是古老的枫香树,有神仙从天上降落,砍倒了一棵古枫树,从树心里飞出了一只蝴蝶,这只蝴蝶和水上的泡沫“游方”(苗语,即恋爱)怀孕生下了十二个蛋,经大宇鹡鸟孵化十二年之后,生出了姜央(最早的男人)、妮央(最早的女人)、雷、龙、虎、蛇、象、牛等十二兄弟,后来苗族人就尊姜央为远祖,尊蝴蝶为始祖,称“蝴蝶妈妈”。

  蝴蝶在后来的中华文化中被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如爱情、生殖、生命等,还有“庄周梦蝶”,梁山伯与祝英台幻化成蝶等美丽传说。

  这个发现又再次印证了一个事实,就是江边苗寨为何有那么多的参天古枫树。我们一行跟着龙老伯沿着寨子左侧山坡的古老石板路一路攀缘到了山上新修的林区公路上,一路都是葱郁的竹林、古老的核桃树,更有随处可见的需几人合抱的高入云天的古老枫香树,枫叶绚烂似火。因为始祖“蝴蝶妈妈”是从枫树树心孕育出来的,枫树也就成了苗族的神树和图腾。苗民在村寨旁边种植枫树,把枫树奉为村寨的护寨树、保护神,祈求枫树神保佑村寨安宁、子孙繁衍、五谷丰登。枫树和蝴蝶是苗族特有的文化符号。

  一个地方的传统村落承载着一个地方或者一个族群的历史记忆、生产生活智慧、文化艺术结晶和民族地域特色,维系着一个民族或族群的根脉,寄托着本地域本族群世代儿女的乡愁。

  江边苗寨是一个遗世独立、完整地保留了本民族文化特征的族群寨落。生活在这里的苗族同胞,非常地知足常乐,享受生活。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种秋收,男耕女织,遵四季农事节气而劳作收获、生存繁衍。农时劳作,闲时吹笙歌舞,饮酒聚会,生活安逸闲适。这里的苗族同胞酷爱歌舞,也是苗族歌鼟的发源地之一,“饭养身歌养心。”除了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二月初二、七月十五踩芦笙,平时即便是三五亲友围在火塘边就着鼎罐或铁锅炖一锅肉、炒一盘干笋、一碟腌菜,喝酒唱歌、款古道今,一壶老酒可以从早喝到晚方才尽兴散席。若是逢寨中谁家有喜庆之事,则要喝酒唱歌三天三晚才算尽到礼数。

  这里有古老的苗族织锦技艺,织锦挑绣是这里苗族妇女的特长,每一位看似其貌不扬、普普通通的苗家女人都身怀这样的技艺。艺术大师刘海粟曾对苗族织锦技艺给予很高的评价:“缕云裁月,苗女巧夺天工”。她们精心织绣的花带、绣腿、围裙、花边,想象丰富,图案繁复,色彩绚丽,风格古朴,装饰着她们盛装的衣裙,精美绝伦。若非亲见,你万想不到苗家女坐在那样简单的木架、梭子、脚踏组成的简陋织机前手脚并用地摆弄上十天半月,一团七彩丝线就能从那个简陋的木架上变出令人惊叹的漂亮织锦。

  从山头下来,我在江边苗寨一个小卖部里亲见了一位中年苗家大姐的木架织机和她刚织出的两付绣腿,给我一种远离尘世、独特古老的美感。我见过的苗族织锦除了人字斜纹、复合斜纹、小型几何斜纹等多种纹饰,还有蝴蝶纹、鸟形纹是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装饰图案,仔细研读这些图案,有的含有明显的阴阳结合、创造生命的寓意,有的则表达了苗族对自然宇宙、对生命起源的理解和认识,对祖先的敬仰和崇拜。

  进入江边苗寨,脑中那根为生活所迫而时刻绷紧的弦自然就放松了,心跳也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节奏,格外地平静淡然。清澈的山泉环绕苗寨人家吊脚楼边叮咚流过,寨子里非常安静,一种恬淡的慢悠悠的生活气息迎面而来。

  龙老伯介绍说,杨梅产业是江边苗寨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杨梅的季节很短,如今寨子里只有一少部分人留守,一部分人外出打工去了,一部分人在城里陪孩子读书,寨子里人气不是很旺。经过寨子路边立着的那块江边苗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石碑时,刘主任对我说,前年来江边的时候,苗寨正在进行团寨道路硬化,施工人员直接往寨中的青石板路上铺水泥砂浆,他曾劝阻说,这样古老的透着历史底蕴的青石板路,盖了可惜了。施工人员说,已经开工停不下来。龙老伯也惭愧又痛心地说,哎!我们当时也不懂,不然我们苗寨申报湖南省历史文化名村可能就成功了。

  走进村支书家,三个头戴花帕、身穿蓝色花边斜襟衣的苗家女人热情地迎出来打招呼,张罗着给我们泡油茶,好香。龙老伯说,她们原本是在城里打工陪读的,听说我们要来,村支书打电话让她们从城里赶回来的。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在国家“建设美丽乡村”、“保护传统村落”的雨露滋润下,江边苗寨的苗胞们保护和开发苗寨的意识已经慢慢觉醒了。美丽的江边苗寨或许也将掀起一场新的地域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的“蝴蝶效应”。

来源:红网靖州站

作者:姜雪峰

编辑:redcloud

本文链接:https://www.jingzhouxw.com/content/2016/12/19/7434720.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乡镇传真
  • 部门动态
  • 美丽靖州
  • 其他视频
  • 靖州新闻
  • 怀化新闻
  • 特别推荐
  • 专题频道
  • 书记县长报道集
  • 时政要闻
  • 走进靖州
  • 社会民生
  • 通知公告
  • 文化艺术
  • 学习教育
  • 文明创建
  • 聚焦
  • 疫情防控

阅读下一篇

返回靖州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