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姜雪峰
五老峰是靖州的另一座宗教名山,位于城东五里,渠江东畔,海拔779米。《靖州乡土志》卷二有曰:“此峰自鸿陵山起,溯渠江而上,逶迤东延,五峰并列,犹如五位慈祥的老人并肩而立,悠闲自得,沐阳江畔,故得名五老峰。其第三峰建有祖师观、延寿寺。每当丽日初升,五峰层峦染朱,熠熠生辉,此即为靖州十大景观之一‘五老晴暾’。”
又《一统志》曰:“明隆庆四年(1570)州牧傅文藻以此山与学宫(梓潼宫)隔江对峙,故又称它为‘五魁山’。”本人深以为然,“北孔子、南文昌”,梓潼宫最初乃是为供奉文昌帝君张亚子所建的学宫,备受历代文人士子、乃至儒释道一并尊崇。与梓潼宫隔江相望的五老峰若是正名“五魁山”,实在更有文化渊源。不过,似我辈寻常人等不过是旁观闲聊而已,有待方家确证。
前朝州人黄炳燮有词描述“五老晴暾”景象:“雨歇晓天钟,曙色朦胧。五山都现丈人峰。捧起朝暾开造化,始自洪蒙。屹立大江东,古怪形容。圆光照得少年红。阅历古今多少事,莫笑冬烘。”其实我也不太懂得这诗词内涵,不过见到词中有“雨”和“朦胧”字样,便录在这里,因为我这番上五老峰正是下着迷蒙冷雨,山水天空一片灰白、雨雾朦胧。
五老峰上旧有延寿寺,始建于唐末,迄今一千一百余年,曾经香火鼎盛,颇著灵迹。文革十年破四旧,寺庙无人管理,坍塌损毁严重。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县内香友信众居士及附近居民自发捐款重修寺庙,更名五峰禅寺。
寂寂冬日,微雨清晨,雾霭沉沉,天幕低垂,站在渠江水岸,看一江碧波沉静,蜿蜒北流,云水茫茫,远接天际,江面远远驶来一艘小船,两岸青山雨雾朦胧,逐层往远处淡化,却是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望江楼下雕栏木制的舟载浮桥静静地卧在江面上,在烟雨蒙蒙中多了几许婉约静默,几个妇人在江边的码头上浣洗衣物,水边的河柳静静地伫立,一派冬的含蓄沉稳。俯身濯手清流,江水竟不是想象中的寒冷,比之家里冷得侵骨的自来水反倒是有点温暖的感觉。光阴飞逝,岁月流转,十年不到的时间,仅靖州县城附近江面已经彩虹飞渡、横跨四座新旧交通大桥,无言地佐证了这座湘西南千年古城的发展变迁,日渐繁华。
通往五老峰山脚的环城公路刚刚进行过油化,和路边一家刚开业的加油站一样簇新耀眼。通往山上的路也是新修不久的水泥盘山公路,一直通向山顶。这样的登山游览,毫无悬念地多了一派坦途顺境的现代气息,少了几分从前在崎岖小径上攀爬的原始古意了。
刚走过山脚那几栋小楼错落的烟火人家,烟雨蒙蒙变成了小雨淅沥,见惯了风雨,这菲菲冷雨倒也不算什么,丝毫没有影响我的登山兴致,反倒觉得这冬日雨中登山有着别样的情致。路边冬青树的叶子在雨滴的浇沐下光亮可鉴,间或一树火红的枫叶点缀在苍绿的山林间,远山近岭一派烟雨朦胧,倒也多了几分诗情画意。
一路上,除了几个身披雨衣、头戴斗笠的中年男女在沿路基边的坡道上挖坑补栽绿化树,没有见到登山的游人。想来,这一日的五老峰是只属于我一个人的,可以神游千年、思绪万里而不被打扰清静,实在太奢华。假如阳光灿烂,必定游人接踵;虽是冷雨缠绵,却得独享山川万籁静美。
上山不远的盘山公路拐弯处,凭空多了一座规模不大、红墙黛瓦的“长寿寺”,不知是哪一年建成的,庙里供奉着千手观音。再往上攀登,到半山腰上面的平坦路段,居然又有琉璃金瓦、翘角飞檐、丹青彩绘的皇家园林寺院建筑风格的“五峰寺”山门牌坊巍然屹立,旁边还有一座碑亭。不记得到底几年没有登过五老峰了,想不到山上多了这许多精美建筑,颇感意外而惊喜。近观牌坊正联:“楚地雄峰五老千秋迎红日;渠城秀水一川万里下洞庭。”边联:“揽胜五峰林峦万叠环香雾;参禅古寺钟鼓千秋奏福音。”牌坊内面题“延寿禅林”,亦有正联:“俯察秀水渠江五老晴暾闲照影;鸣鸡化凤千年古刹静听经。”边联“峰有祥云登临可沾几分仙气;寺无陋俗到此能悟一点禅心。”据了解,这四幅楹联乃本县学界泰斗、九十多岁的舒南先老先生以及另一位名唤赵东屏的老先生所撰,读来引经据典、情境相宜,气势磅礴、文采非凡。
楹联中典故“鸣鸡化凤”乃是五峰禅寺流传数百年的传奇故事,之所以经久不衰,大约因为这也是芸芸众生的精神寄托。据传说,明朝隆庆年间,五老峰延寿寺的住持老僧饲养了一只七彩翎羽的大公鸡,每日跟随老僧身侧,听老僧在佛前诵经参禅十载有余,竟然修炼得道,一日托梦老僧辞行,告之将转世为人,投胎常德荣王妃为子,特拜谢佛前教化之恩,愿来生再得点化……老僧梦醒环顾鸡舍,果然斑斓雄鸡羽化萎去矣!老僧一路云游寻访至常德,果然探听到荣王府公子降生即雄鸡托梦之时,且见荣王府告示,公子降生时腋下长鸡毛三根,触碰不得,彻夜啼哭,重金悬赏神医。老僧揭榜入府内,轻抚公子,念念有词:故人相见,莫哭莫啼;鸣鸡化凤,可喜可贺!公子哭即止咧嘴笑,腋下鸡毛自行脱落。荣王及王妃大喜欲重赏,老僧辞赏而归。荣王遂捐资扩建延寿寺,并赐《延寿禅林》与《鸣鸡化凤》两匾额悬于前后殿中。
听起来,这“鸣鸡化凤”似乎是一个类似《聊斋志异》里面的志怪故事,但我又确凿在五峰禅寺里看见了传说里荣王赐给延寿寺的《鸣鸡化凤》、《延寿禅林》两块牌匾。历来所谓“传说”,有的或以某个历史事实为原型,有的或从某个角度反映了历史的影子,并非完全荒诞无稽。世间之事,总是无巧不成书,或许确有那么一回事情,碰巧延寿寺雄鸡羽化之时,荣王府添了一位公子,公子贵恙夜哭又碰巧是延寿寺的老僧外出云游路遇,于是施以援手医治成功而已。旧时王侯世家赏赐寺庙原也是经常有的事。只是历史湮没久远,人们口口相传、添枝加叶,让故事多了几分神奇和怪异罢了。况且,这传说是让人充满希冀和向往的,一只公鸡在五峰禅寺里听经十年有余,便可得道转世为人,且是托生王侯贵胄,得享富贵荣华;若是一个潜心向佛之人,在这古刹佛前修行圆满,将来必是可以得道成仙成神,长生不老、永登极乐世界了。想来,这世间之事总是充满禅机的,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又不可不信、不可全信。
走过山门牌坊不远,盘山公路左侧出现了一道蜿蜒向上,青苔苍苍的古老石阶,沿着曲折石阶攀登而上,五峰禅寺隐约可见。寺庙前的款款石阶两侧是一片遒劲挺拔的苍苍古松,蟠龙虬枝、昂首云天,树下落满松软的松针,滴答的雨水浸润晕染开一片红褐色的陈旧、缠绵、寂静天地。
原不曾留意,这五峰禅寺的外观型制也颇为独特,似乎完全不同于之前见过的寺庙建筑类型,感觉是古装影视剧里见过的西域沙漠王国的寺庙建筑形状。就像第一次去南岳衡山,见到祝融峰顶的寺庙,完全超出想象。这五峰禅寺的庙门山墙是平顶挑出四根古旧廊柱支撑一片回廊,廊顶又似峨冠般竖起一面繁复的雕饰,有庙有松、有鹿有鹤,有龙有佛的,还有那只得道的雄鸡。回廊里面正中才是拱形的庙门,上悬匾额“五峰禅寺”,两侧山墙浮雕,一边是唐僧师徒取经的故事,一边有罗汉、仙翁、如来、仙鹤苍松等等。南嶽殿就在这山门之上,也是小坡顶青瓦的古旧神殿,悬在殿门上“泽被南邦”的古老匾额倒是皇皇庄严,一股浩然之气。
奇怪得很,进到庙里各神殿,菩萨法相庄严,神案香烛袅袅,神灯长明,却不见一个佛前行走、打坐念经的和尚。转遍了南嶽殿、天王殿、观音殿、地藏王殿,一直转到殿外的露台上,才终于听到一点动静,见到一个六十多岁年纪的清瘦老头,并不是受戒的和尚,问过才知是皈依了地藏王菩萨,常住在寺庙里,每日打扫殿堂、焚香点烛添灯油、服侍菩萨的老居士。听说,还有一位常住的老年女居士,专门负责观音殿的洒扫除尘、上香点灯。老居士问我上庙里来求什么呢?我坦言,只是来看风景。就像这寺庙里没有和尚老僧,依旧香火袅绕,老居士倒也是见多识广、不足为奇的神情,送了几句吉祥话,便不再多问。这倒也是本地寺庙的风格,是否焚香燃烛、磕头拜佛,捐否功德香火钱皆随心。
站在天王殿前的露台上,透过枝丫光裸、古老沧桑的皂角树,遥望雨雾袅绕的逶迤群山、迷离幽谷,一江澄碧、蜿蜒天际的渠江水,天地一片白茫茫迷雾蒙蒙。回首天王殿,弥勒佛前的楹联映入眼帘:“大肚包容了却人间多少事;满天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羡慕这大肚佛,想必早已看惯了这天地迷蒙的山水,知晓这世界的主流颜色原本就是灰色,因而天天笑口常开。私下揣度,除了胸中有乾坤,恐怕也有“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无奈。
回首千年,靖州虽处地偏远,却也堪称历史厚重、文化璀璨,楚国三闾大夫屈原、西汉伏波将军马援、六出祁山南征的诸葛亮都曾涉足靖州山水,传说纷纭,任人凭吊。且读史可知,沅水、渠水流域一直是历代朝廷的逐臣流放之地。例如,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贬谪龙标尉(今黔城),曾作诗《龙标野宴》:“沅溪夏晚足风凉,春酒相携就竹丛。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又有《送高三之桂林》:“留君夜饮对潇湘,从此孤舟客梦长。岭上梅花侵雪暗,归时还拂桂花香。”彼时,靖州乃属龙标县治下,为父母官者焉有不曾游历属地?宋有程子山谪居靖州两年(1154--1156)。据明代陆楫《古今说海》,程子山,字敦厚,乃苏东坡表兄程士元的孙子,因得罪秦桧,罢官归蜀,复贬谪靖州。七十年后(1225)名臣鸿儒魏了翁贬谪靖州,曾到侍郎山作诗凭吊:“风引征衣坠古城,手披荆棘上前京。侍郎山下寻仙李,柱史亭前访老程。”这些都是在中华文化史上可圈可点的人物,他们或诗文璀璨,或忠心可表,或著作等身,他们都或多或少影响和促成了靖州的文治教化、历史演进。众多外来文化的激荡融合,导致了靖州的文化多元性,故而有一座独特的寺庙也就不足为奇了。
冷风飕飕、细雨飘飘中,不禁忆起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风过千年,世事变迁,多少英雄豪杰,都作烟消云散。生命蝼蚁,江山万古,只有这亘古流淌的渠江、巍峨天地的五魁山,从不会因为是否有人欣赏而改变它原有的轨迹。一个人,若能做到任物自然、融入自然、顺遂自然,必能如山水一般的不争、从容与淡定。
来源:红网靖州站
作者:姜雪峰
编辑:redcloud
本文为靖州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jingzhouxw.com/content/2017/01/03/7434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