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他,个头不高,站在人群中也许并不引人注目,然而,他却有着不低的医学本领。他,话语不多,不会高谈阔论夸夸其谈,但是,却言必信,行必果。

  他就是靖州县政协八届委员,现任靖州县中医医院院长的吴景波。

  吴景波,1970年出生于靖州县甘棠镇一户农村家庭。从小看到乡亲们有病不能医有疾不便治的他,立志长大以后要成为一名好医生,为乡亲们解除痛苦,救死扶伤。为此,学生时代的他为了自己的理想默默地刻苦学习,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湖南省中医学院,学习他梦寐以求的中医医疗知识。在中医学院里,他更是不忘初心,在医学的海洋里遨游,如饥似渴地学习医学知识。五年以后,一九九五年七月,满腹经纶的他毕业了,并如愿以偿地被分配回了家乡靖州县中医医院,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医生。

  从踏入中医医院第一天穿上白大褂起,二十三年,一十二万三千多个日子里,吴景波几十年如一日地在为一个一个的病人望闻问切,斟酌诊断,无数的病人经他的诊治,远离了疾病,解除了痛苦,走向幸福生活。

  他善治疑难杂症。“一九九八年,靖州国税局的一位姓戴的退休干部找到我看病,诉说长期受溏便所困,一日大便三四次,五更便始起腹泻,身体消瘦,面色苍白,精神不振,怕冷,吃了很多西药都效果不佳,很是痛苦,我通望闻问切后,诊断为"脾肾阳虚”型"泄泻"。开中药调服一月余,病症痊愈,至今已八十余,还精神很好,很少住院。“他还治好了很多不孕不育的年轻夫妇,让他们有了爱情的结晶。他们也送来了"华佗再世”的匾牌以示感谢。

  作为医院管理者,在医院管理方面,积极进行医院管理改革,结合公立医院改革,实行了二个结构调整,大力降低药占比,降低次均费用,使我院的次均费用为全市最低,减轻了患者的负担,职工待遇反而得到提高,在全市卫生工作会议上得到表扬。亲自担任二甲办主任,率全院职工奋战二年,在硬条件最差的情况下,狠抓软实力,于二O一五年五月顺利通过"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的评审,是靖州中医院历史上的大事和幸事,为中医医院的历史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0一六年,吴景波更是以其高超医术与众口皆赞的医德,获得全院干部职工的信任,当选为靖州县中医医院的院长。

  当选为靖州县中医医院院长的他并没有因此而趾高气扬洋洋得意,反而,越来越低调,越来越显得个子瘦小了。因为,他并不宽大的胸膛不光容纳了千千万万的病人,他还要为医院的前途和全院近三百号的干部职工着想。他觉得有千斤的重担压在了自己的肩膀上,让他夜不能寐,饭菜不香。在他最为苦恼愁眉不展之时,他曾一个人驾车来到乡下自己父母的身边,在那里寻找心灵的安宁。唯有暂时抛开一切烦恼事,睡在老家的老院子里,睡在父母身边,听着父母絮絮叨叨的关爱之声,心才能宁静。那熟悉的农家小院对他来说如宁静的港湾,是他在外奔波身心疲乏时休憩的港湾。当身处这年少成长的温馨环境中,他才感觉到仿佛又回到了儿时,可以暂时忘却一切烦恼和压力,身心得到片刻的安宁与休憩。休整后的他如加足了马力的机器,第二天,又会捋起袖子精力充沛地投身到工作中去。

  作为一名在县中医医院工作了二十多年的人,吴景波对本院的历史与现状了如指掌。

  靖州县中医医院位于靖州县渠阳镇新建中路269号,创建于1973年。前身为靖州县城镇中医联合诊所,1973年改为靖州县中医院,1983年升格为副科级单位,1987年改为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现有编制床位200张,实际开放床位160张,在职人员235名,退休职工58名。是我县唯一的一所中医专科医院。医院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只相当与四个篮球大小。业务用房3000余平方米已鉴定为D级危房(2008年,医院的基础设施正式被房产局鉴定为D级危房,D级是最危险的:承重结构承载力已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体出现险情,构成整幢危房)。医院现有的就医环境严重滞后,所有就医诊疗办公均拥挤在一个密闭的四合院内,门诊、病房、医疗辅助、后勤用房混合在狭小空间,布局很不合理,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医院的持续发展。

  最让人头疼的是,医院地处闹市,无足够停车位,给前来就医者造成诸多不便。有相当一部分病员因就医条件简陋而流失。

  中医医院要想发展壮大,必须搬迁到一个有足够空间有发展余地的地方。建设一所集医疗、康复、保健、护理、养老五位一体的中医医院,这是吴景波的愿望,也是全院干部职工的愿望。

  多年来,中医医院历任领导及上级领导都曾为中医院的搬迁与发展壮大呕心沥血,但是,对搬迁之事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出师未捷身先退。

  近十年来,先后有近三十名业务骨干因不满于医院简陋条件而流失。长此以往,靖州中医医院将面临生存问题,医院三百来号干部职工的吃饭生活会成为一大问题。还会影响中华民族的国粹——中医事业的发展,也会影响到我县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

  曾经,在上任院长李万平工作期间,医院搬迁之事紧锣密鼓地提到了日程上。根据【2014】第三次县长办公会议纪要,县中医医院拟整体搬迁,政府无偿划拔二十五亩土地用于县中医医院整体搬迁建设用地。然而,因为种种原因,至今土地没有征收到位。

  为了医院的前途,院长吴景波抓住每一个机会为医院搬迁之事呼吁。

  二00六年十一月,靖州县政协八届一次会议召开。心系家事国事医院之事的吴景波院长以医院整体搬迁之事为重,与县卫计局领导,同是该届政协委员的陈历斌书记一起,联合卫计系统全体政协委员,联名对中医医院搬迁之事写出提案,希望能得到县领导重视,让中医医院搬迁之梦早日实现。他在委员讨论组讨论会议上,面对县领导,面对全体参会委员,他是这样说的:

  “我叫吴景波,是中医院的院长,也是自从提起医院搬迁之事以来的中医院的第五任院长。

  从前辈赵而立院长1996年第一个提起搬迁之事至今,时间已过去二十年。漫长的二十年,一个婴儿都已长大成人,但是中医院搬迁之事却仍如一颗萌芽的种子,没有开花,也没有结果。这二十年里,经历了吴春生院长、林安军院长、李万平院长。这四位院长在位时,都在为医院搬迁之事竭尽全力地呼吁奔波,但是,却都出师未捷身先退。现在,这个接力棒又传到了我的手上,我感觉如有万斤重的担子压在身上,沉甸甸的,责任重大。

  人人都知道中医院要想发展壮大,必须有足够的空间,要想唱大戏,必须有大舞台。中医院现有的仅2.8亩地相当于四个篮球场大小的面积已容不下我们的医生有更大的的作为,它限制了医院的发展,同时也限制了人才发展,让我院人才流失三十余人,在座的就有一位具有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因不满中医院简陋条件与落后环境而在十年前离开了中医院的。没有梧桐树,留不住金凤凰,没有好的环境与条件,也留不住人才。

  时代在发展,历史在进步,中医院也不想成为发展浪潮中的落后分子。现在,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结合大众的需求和中医医院的医疗特色,将中医医院建设成为一所集医疗、保健、养生、康复、护理五位一体的医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靖州人民的需要。

  在此,我代表中医院全体职工近三百人,向我们尊敬的县长表达我们的心声:恳请加快中医院整体搬迁项目实施的速度,让医院整体搬迁这颗种子尽快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再过二十年,在座的大部分委员都已步入老年,我希望,那时候,集医疗、保健、养生、康复、护理五位一体的新的中医院已建成成熟,各项服务都已健全。有那么一天,当我们老了,我们在中医院宽敞明亮环境优美的养生室里再见,都会将今天的这次会议作为美谈,将这一刻视为改变中医院命运的时刻!

  谢谢大家!”

  他的这一番发自内心短短的演说,获得了全场雷鸣般的掌声。这里没有豪言壮语,但句句真切,发自肺腑,一字一句全是为了中医医院。顿时,大家对这个心系医院其貌不扬的院长刮目相看。

  医院整体搬迁之事千头万绪,困难重重。但是,不管前方有多么艰难,路有多么漫长,院长吴景波说,他都会坚定信心,勇往直前,不达目的不罢休。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来源:靖州新闻网

作者:廖瑞莲

编辑:redcloud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乡镇传真
  • 部门动态
  • 美丽靖州
  • 其他视频
  • 靖州新闻
  • 怀化新闻
  • 特别推荐
  • 专题频道
  • 书记县长报道集
  • 时政要闻
  • 走进靖州
  • 社会民生
  • 通知公告
  • 文化艺术
  • 学习教育
  • 文明创建
  • 聚焦
  • 疫情防控

阅读下一篇

返回靖州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