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除夕是最隆重、最开心、最温暖的日子,而“团年饭”是最丰盛、最美味、最独特的饭局!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相互配合制作年夜美食,享受天伦之乐,最能体验到地地道道的年味。
华灯初上,满桌佳肴,合家团聚,围坐桌旁,举杯同庆,构成了节日里最为红火而又温馨的一道景观。慢慢咀嚼着温情满溢的团年饭,就是一年之中最美的味道。
“团年饭”(又称年夜饭、团圆饭)是指农历除夕这一年中最后一天的晚餐,也是最重要的习俗和饭局,千百年来,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南朝梁宗懔于《荆楚岁时记》记载:“岁暮家家俱肴蔌,诣宿岁之位,以迎新年,相聚酣饮。”意思是说,在每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家家户户准备肉类和蔬菜,守岁迎接新年,家人相聚饮酒,吃团年饭。
有亲人才谓之家,有家才能团聚,在一起才像过年。家庭是社会的基石,亲情是最动人的感情,在除夕阖家团圆、同吃团年饭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在中国古代,一些监狱官员甚至放囚犯回家与家人团圆过年。由此可见,人们对团年饭是何等看重。
其实,吃团年饭已经超出了一般意义上 “吃”的范畴,而上升为一种文化娱乐与精神审美活动。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家人的团聚就是最美的年味、最大的幸福。家中老人看到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满足;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长辈表达养育之恩、感激之情。
长期以来,团年饭这种文化载体承载了数千年“年文化”的文明积淀与文化蕴涵。因此,围绕着团年饭也就有了许多故事、习俗和欢乐。
团年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尽相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风俗,而且各有讲究。
过年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据说,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医圣张仲景在寒冬腊月,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吃,人们吃后,觉得浑身变暖,两耳发热。此后,人们仿效着做,一直流传至今。
团年饭可谓是一年之中最丰盛的大餐,各类食品应有尽有,但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团年饭的做法也是五花八门,力求色香味俱全。比如新年吃面,预祝寿长百年;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吃豆腐,因“腐”与“福”谐音,表示有福气、会幸福(在我们老家,大年三十和新年初一一般不能上豆腐这道菜,因为豆腐并非吉祥之物,比如“吃豆腐”指办丧事、“打豆腐”指嫖娼、“卖豆腐”指卖淫等);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还得有鸡,预示着来年大吉大利;也要吃年糕,取步步高升之意;最后必有一道甜食,祝福日子甜甜蜜蜜……总而言之,其宗旨是饭菜要代表吉祥,象征着新年新气象,新的一年万事顺利。
同时,团年夜这一天最注重和谐相处,小孩子懂事、听话,长辈也很少生气、骂人。如果在就餐的时候,小孩不小心摔碎了勺子、酒盅、或者饭碗,大人一般不会打骂小孩,而是马上说“碎碎平安”。一来化解了尴尬,二来也是祈福许愿,因为“碎碎平安”通“岁岁平安”。
总之,团年饭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是为了骨肉团聚,共话团圆,为了近距离交流,增进感情。所以,过年吃团年饭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更是享受一份快乐温馨的亲情。
当前,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酒店定制团年饭逐渐受到人们青睐。传统酒店团年饭多以套餐的形式出现,而“私家定制”成为主流。然而,不管时代如何发展变化,对我家而言,传统亲自做的团年饭,依旧是多年来的不二选择。
在我的老家,以前还有一个独特的风俗,那就是大年三十同一祖父的宗族成员必须在一起吃团年饭。如果一家有三个兄弟,那么一个晚上要接二连三地吃完三家。我爷爷有两兄弟,到父辈这一代已经发成五家了。那个时候,除夕的整个晚上就一直在吃,从这家吃到那家。所以,我们的团年饭一般都会吃到大半夜,然后接着守年岁到天亮。
父亲过世后,我们就不再回老家过年了。这些年,都在县城过年,和小舅佬两家一起过。虽然城里的年简单了不少,但是团年饭的主题没有变,仍然是最美的年味,最丰富的盛宴。而且与宗族相比,我们彼此都是客人,让温馨的团年饭多了一份谦让和尊重。于是,我们相互陪客,你劝我一杯、我敬你一杯,欢乐开怀、情意浓浓,常常在不知不觉中醉去。
匆匆、忙忙,红红、火火,流年似水又是一年,大年三十悄然而至了!团年饭、合家欢,永远的传统、不变的年俗,年复一年轮回。今年,我们依然会回去团聚,在团年饭中感受岁月变迁、风俗习惯,让生活更加精彩,让年味愈发浓郁,让亲情别样温暖!
来源:靖州新闻网
作者:吴展团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