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下班路过熟食店,油亮的红皮肉进入了我的视野。“这是扣肉吧?”旁边的顾客问道。我会心一笑,“看来又有人认错了”。
红皮肉在靖州侗寨最为常见,侗家几乎家家都备有红皮肉原料,平常大家“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肉皮经过侗家人神奇的双手变成了一道下饭的“上菜”。红皮肉成品看起来有点像扣肉,但因为脂肪少,所以不肥腻,而且嚼劲更足。也不像红烧肉那么软糯,可以说它是“四不像”,外地来的游客往往弄不清楚是什么菜。
红皮肉制作并不复杂,买来新鲜肉皮,洗干净后放到锅里用清水煮熟。肉皮只要煮到刚好熟透就可以,切忌不要煮得过烂。煮熟后切成小条倒入盆中,放入蜂蜜浸泡十分钟以便均匀上色。将肉块放入油锅炸至金黄就可以捞起来。另起锅烧水,加入盐,把炸好的肉块放进去,大火煮15分钟,煮好后捞出沥干即可。和炸酥肉可一样,红皮肉既可以即食也可以加入其他材料进一步加工。侗家人一般喜欢加入青蒜,辣椒等,加水焖几分钟即可,这样吃起来荤素搭配,爽嫩弹牙。
在乡镇上班时,有时下村归来,饥饿不已,侗寨又没有现成的“大碗饭”,如何迅速填饱“造反”的肚子?红皮肉是最佳的“快手菜”,放油加入蒜姜爆香,切几根青红椒,最后加入已炸好的肉皮,放点水一焖,不过3分钟,一道下饭菜就做好了,青红透亮,秀色可餐,油脂辣椒交融,满口生津。一口气吃几碗饭,连带菜汤也不剩下。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经常去岩脚侗寨吴大姐处吃工作餐,红皮肉就是大家必点的菜。2014年岩脚侗寨迈开了旅游开发的步伐,吴祥爱下定决定,放弃在外打工,回乡开起了农家乐。吴大姐热情好客,多才多艺,深受游客欢迎。而且手艺又好,还自己常常“研发”开发新菜品,比如在制作红皮肉肉皮时加入可乐,口味非常独特。借着旅游的东风和自己的努力,自己也成功走向小康之路。
这几年,岩脚村走上了“生态民俗旅游”的脱贫路子,短短几年间,实现了从“贫困村”到“3A 景区”的华丽转身。
再次来到岩脚,吃着碗里的红皮肉,我这才知道红皮肉为什么这么红,这不就是代表着侗家人红红火火的日子么。(城荣)
来源:靖州新闻网
作者:城荣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