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城有拌面

  家门口外的街头开了家清真面馆,一家别具一格的面馆。

  一直以来,我生活的小城人们早餐多以米粉为主,也有面条,偶有包子馒头。早餐的这三大角儿,分别占领了小城人们十分五、三、二分的胃。

  也许是受外面精彩世界的影响,小城的人们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胃口开始刁了起来,不再满足于本地传统的肉臊子米粉。渐渐地,那些外地的什么云南过桥米线啊、桂林米粉、津市牛肉粉呀、贵州酸汤粉、贵阳羊肉粉、鱼汤粉……五花八门,走马灯似的轮番登陆本地。这些外来的粉店,与本地的米粉店相比,又各具特色,刚一上市,必然吸引了许多追逐美味的食客。

  这些外来的米粉店,刚开始时,都是宾客盈门。本地人很好客,对那些新来者还是很给面子的,都会捧个场,或者携家带口,或者呼朋唤友地来吃一回。至于能不能有下回,那就得看这家米粉店的魅力了。店里环境好,米粉味道好,老板人好,有了这三好,就肯定会有下一回。否则,老板也就再也见不到回头客,这也是他的米粉店昙花一现的先兆。

  在这新事物层出不穷,又很快被人遗忘的年头,不少米粉店就这样成为了小城食客们的新欢,又有不少成为旧爱。

  街头那家清真面馆在年前就开始装修了,就在人来往的新建中路,维多利亚西餐厅楼下。

  这家店的前身是一家贵阳酸汤粉店。那个贵阳酸汤粉店新开张时,作为小城粉丝,我曾捧场尝过一次。酸酸的口味,确实与众不同。但是,它的特点是,用砂锅现煮,太烫。但这对于我来说,也是缺点。因为上班下班像打仗一样赶时间的我,没有时间在此花上近半个小时慢慢等待。所以,它虽然口味与众不同,但还是从我食谱里中淘汰出局了。不到一年,它也从小城所有食客们的眼光中消失。

  这家清真面馆一到本地,就先夺人声势。装修时,万事未备,先把那块写了店名“清真面馆”的招牌高高地悬挂起,鲜亮夺目,让所有来来往往的人从这儿经过时,都会特意地投眼打量一番。大家都会在心里想:哦!这儿有一家清真面馆要开张了啊!我每天上下班要从这里经过四趟,都能注意到这店的装修进程。直到过年前,店子终于装修好了。正月里,门楣一新的店子静静地关着门,在给小城的食客们暗暗地酝酿着惊喜。

  千呼万唤中,正月十五刚过,小店终于开张迎客。

  这家清真面馆装修独特。环境装修一新,有着与众不同的异域风情,招牌上有弯弯曲曲的维文标识,每一道面食的图片上都有汉文字与维文字体的介绍。店里的伙计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动作迅速,举止轻盈,手脚麻利。不论是拉面条,还是煮面,送上面条,那一套动作麻利干脆,如行云流水。关键是,这里可吃的种类繁多。有最简单的羊肉拉面、牛肉拉面,复杂一点的有炒面,拌面,刀削面,盖浇面,盖浇饭……可以满足不同口味要求的食客。刚开张时,这里照样宾客盈门,不时还可见到小店门口张贴了招聘启事,要招聘服务员,足以证明小店生意火爆。

  然而,我爱上这家面馆,却不仅仅是因为这家店里舒适的环境,合口的味道,活力十足的年轻店员。更多的是因为,我喜欢在吃着拌面时,品味吃面时的慢时光。

  去这家清真面馆吃面,我必须在心里好好地作一番准备。一般情况下,我不会在上班途中去,那样匆匆忙忙地,享受不到吃面时的惬意。

  我会在中午下班时,或者休息逛街时,悠闲地走进这家面馆。然后,从满墙的宣传栏中,挑一份不同与上次口味的面食。那个头上罩着花头巾,年轻漂亮又高挑苗条的维吾尔女孩会耐心地站在我桌前,等着我的目光扫过墙上一栏栏的名目,最后确定要哪一样。数十种的以面为主的佳肴中,我最钟情拌面。就连拌面,都会有十几种,够我一次次地轮番品味。

  看着那们头上戴着维吾尔小帽的年轻小伙子将那一团憨实的面团从案下掏出,手臂扬起,开始在案桌上甩,拉,揉……我的思绪会悄然飞到新疆,飞回到那我吃过的一次又一次疆味十足的美食前……

  认识拌面,最初是从一位新疆作家张惜妍的文章里。在她的笔下,那拌面成了新疆男人牵肠挂肚的东西,也成了新疆女人手头的拿手好戏,更成了我心头挥之不去的悬念。

  数年前夏天,我去了趟新疆,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间逗留了十余天。那十余天里,我几乎没有好好吃过几顿米饭。大多时候,都是以拌面为食。奇怪的是,十多天下来,我并没有对拌面生出厌恶感,反而越吃越喜欢,就像吃着家乡的米粉一样亲切。曾记得,在海南时,我对那扑面而来的鱼腥味十足的食物忍不住作呕;在苏州时,我对大大小小满碟的甜食觉得腻味。那都是因为,我有一个被湘菜浇灌了近半个世纪的胃,它已经对湘菜忠心耿耿绝无二心。没想到在离家数千里的地方,这个湘味十足的胃却对从未谋面的拌面能如此轻易接纳。

  第一天刚到新疆时,因为火车途中滞留近十个小时,大家都早已腹内空空了。来接我们的新疆朋友深深理解那一刻饥肠辘辘的我们最需要什么,马上带我们到附近一条街里,找到一个风味十足的小吃店,给我们吃牛肉拌面,喝正宗奶茶。朋友说,这个店是一家有名的小吃店,那儿的拌面、奶茶十分地道。那拌面可真实在啊,摆在我面前时,让我感叹:这么大一盘啊!确实,在新疆,不管是拌面,还是炒菜,或者大盘鸡,那份量都比我在内地吃过的份量要多。一盘拌面和一碗奶茶下来,我空空如也的胃腔马上被抚慰得舒坦巴适。拌面,成了我踏入新疆那一刻最先亲近我的东西,先入为主,唯其是尊。这拌面,这奶茶,在这温馨小店里,在实诚的朋友面前,不用渲染,也不用大张旗鼓张罗,恰到其分,像朋友间的友情,贴心贴胃,润胃无声。

  海尔巴格餐厅应该是新疆朋友招待客人的必选之处吧,我猜测着。因为,不管是在湖南长沙,还是在乌鲁木齐,亦或是南疆喀什,新疆的朋友请客,都会带我们去这个叫海尔巴格餐厅的地方。去之前,我不明白这“海尔巴格”是何含义。听过新疆朋友的解释,才知是“皇帝的后花园”之意。既然是皇帝的后花园,自然是规格与阵势都不同凡响。事实上也是如此。我见过的海尔巴格餐厅,不光是装修极尽奢华,显尽其民族风格,就连餐具器皿都是精致漂亮,不嫌繁琐累赘:杯是杯,盏是盏,碟是碟,盘是盘,茶勺饭勺什么的,摆满面前。饭前茶,饭中酒,拌面手抓饭什么的一应俱全。一道道,一件件,尽显朋友待客的礼数周到。就是在这样的大餐厅里,也会有拌面的身影。可见,拌面是新疆必不少的一道美食,不管是皇帝的后花园里,还是街边的小吃店,都不可少。

  在南疆的莎车,在朋友家里吃过鸽子拌面,是他们那里的特色拌面。女主人现做的拉面,加上现杀的鸽子做的汤,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自然不言而喻。一碗拌面,得做多么周到的准备啊!一碗拌面,也是主人一份深深的情谊。

  在伊犁,朋友专门带我们去一家只做拌面的小吃店吃面。一进入店里,就发现那店不仅楼上楼下面积大,可同时容纳数十人用餐,而且,区区一拌面店,也会装修得精致豪华。别具一格的雕花窗子,流苏飘飘的窗帘,窗外还会摆设几盆青翠花草,还有几台立式空调分守几个角落,冬送温暖夏送凉爽,店里的一桌一椅一景一物都一点也不含糊。可见拌面在这里是如此受到人们重视,绝不会马虎对待。在这里,吃拌面吃的也是一份心情,吃着聊着,心情美美中,美食入腹美景皆入眼来。

  在新疆的八千里路风尘中,拌面一路相随,成了我不离不弃的一道美食。端起那一盘拌面,挑起第一筷子时,那感觉就像是挑起我经常吃到的家门口的米粉一样熟悉亲切。

  如今,回到家里,小城竟然也有拌面店。意外地撞见那一盘久别的拌面,怎能不叫我留连?踏进店门,真想对着那盘诱人的拌面道一声:“嗨!好久不见!你好吗?”在吃着拌面的慢悠悠时光里,我情不自禁地忆起新疆,忆起新疆的拌面,还有新疆的美景,新疆的朋友。

  我发现,来这个清真面馆吃面的朋友,说话多是带着外地口音的食客。也许,是因为这拌面是从千里迢迢的远方来到小城的缘故,所以,外地的朋友对它更是独有情钟。那对上了年纪的老夫妻,也许,年轻时曾走南闯北,他们也像我一样,曾到过新疆,对新疆的拌面一往情深吗?那几个穿着休闲优哉游哉的年轻人,是对遥远的新疆的向往才爱上了这盘拌面吗?还有那几个说话带着北方口音、穿着迷彩服的英俊男孩子,不用打听就知道,他们应该是附近军营里的军人,趁着休息天出来吃一口家乡的拌面,抚慰自己思乡之情。

  小城有拌面,足以慰我忆疆之情。

  爱上拌面,不仅仅因为它是一道美食,还因为它暗藏着我对一次远行的回忆。

来源:靖州新闻网

作者:廖瑞莲

编辑:redcloud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乡镇传真
  • 部门动态
  • 美丽靖州
  • 其他视频
  • 靖州新闻
  • 怀化新闻
  • 特别推荐
  • 专题频道
  • 书记县长报道集
  • 时政要闻
  • 走进靖州
  • 社会民生
  • 通知公告
  • 文化艺术
  • 学习教育
  • 文明创建
  • 聚焦
  • 疫情防控

阅读下一篇

返回靖州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