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四乡镡成龙标绪论(十二)

  汉无阳、晋舞阳,二阳合一归四乡

  梁龙檦、隋龙檦,不是镡成非龙檦

  今黔阳、唐潭阳,不是龙标晋舞阳

  中国四乡镡成绪论(十二)

  龙檦(上)

  ——粟堂远

(靖州南团界蜈蚣岭,形似龙标)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给好友号称“七绝圣手”的唐代塞外诗人王昌龄左迁龙标的诗。释为树上杨花落尽,杜鹃在不停的啼叫,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那里地方偏僻遥远要过五溪,让我把对你的忧愁和思念寄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县以西的地方。这首短短四句表达诗人李白对龙王标相当沉重思念之感。然而让后人对其诗产生了无数的遐想。而今我们顺着诗人的思念去寻找诗圣王昌龄所贬的龙标之地吧!最后一句随风直到夜郎西,指明了龙标县在唐代夜郎县的西边再明不过,大诗人李白浪漫之极对祖国河山之赞美,曾经贬谪夜郎县,如今在五溪数县为了争夺历史名人和古县治沸沸扬扬,特别是湖南黔阳县说是唐龙标县更没有科学之说,并且把靖州汉镡成硬要搬至黔阳去成为汉无阳县地,黔阳地汉属无阳县(在无水之旁)是东晋义熙中把舞阳县合并入(靖州四乡)镡成,使镡成变舞阳,于是黔阳归镡成舞阳(所辖),不是无水之?阳。武陵郡镡成县治既是武陵郡省去镡成县治变成武陵郡舞阳县治,无阳县南迁,南北朝为舞阳。武陵郡镡成县梁代为龙檦县,隋、唐皆龙标,从龙檦到龙标只是文字的简化而已,并非有所异动。

  本文从古诗研究、历史革沿、唐代人物、山川地形、古今对照距离五个方面论述唐代龙标县治在湖南靖州四乡镡成

(上图大清一统志记载:唐王昌龄墓在靖州西南一百里)

  一、以诗谈龙标。

  1、以李白的闻道龙标过五溪……随风直到夜郎西而谈:这两句明确概述了到龙标去要沿沅水经过五溪之地,那么五溪是指哪里呢?“五溪”如在黔城以下那么沅水黔城下支流就有酉溪、武溪、辰溪、叙溪、雄溪、舞溪、沅溪、汁有七溪,这七条河是沅水的七大支流,大诗人李白不会数错,因此,在这首诗里的“过”必须是经过,就是船必须走过的溪流,而从洞庭沅水入口而上,有五溪的是沅溪,然后是潭溪,再后是朗溪,然后是渠水(芙蓉江也叫南川河),泿溪(后叫四乡河)而走清水江到镡成就只有沅溪、潭溪、清水江、亮江四溪,所以说到夜郎县的西部就有两条河,渠水芙蓉江、清水江两条,因此黔城不在夜郎西部,它在其东南部。隆里与靖州四乡都在夜郎西部,并且多朝属一个县,相距很近,都是龙标县属地,隆里与靖州四乡镡成只相隔一条古岭……牛筋岭,它是亮江和四乡河的分水岭,是条千年古道。两岭下是两块小盆地即亮江盆地和四乡盆地都有富足的田地和物产都有建州立县的可能。

  2、以王昌龄的送程六四句诗而论“冬夜伤离在五溪,青鱼雪落脍橙荠,武冈前路看斜月,片片舟中云向西”。王昌龄在龙标的送别诗非常伤感,两句武冈前路看斜月,片片舟中云向西,这是作者在龙标送友去武冈的场影,因此五溪龙标,在去武冈的西部只有从西向东乘舟才有片片舟中云向西的视觉。因此,四乡镡成方向去通道县溪走绥宁入武冈是最近之路,而隆里也可走四乡或清水江入沅水上渠水或雄溪入武冈,同样也是片片舟中云向西的感觉,但在黔阳入武冈就没有片片舟中云向西的感觉,它有三条路,一是从渠水南下逆流;二是走雄溪逆流;三是走沅水顺流,都是云向北或向南之感,也没有斜日所看,月亮出来就会被东西大山所挡,因此黔阳不是王昌龄所在的龙标送友点。

  3、王昌龄送岑参军往龙溪谈龙标之地,“龙溪只在龙标上,秋月孤山两相向。谴谪离心是丈夫,鸿恩共待春江涨。”前两句的龙溪只在龙标上,秋月孤山两相向的情景导出了岑参军所去的地方在龙标县之上面,秋月孤山两相向,指明都是山连山之地的崇山岭岭,非常难走,既然龙标在夜郎西部,那么西南地势西高东低,龙溪就更加在龙标西部入黎平以西位置接播州境,如今的黎平西部的靠近榕江县的尚重镇有龙溪名,它的地理位置在靖州四乡的上部。其水流入鸟下江再入清水江符合当时作者送岑参军的去向地,没有水路走山路前行,也有可能是黎平今之潭溪水,与靖州四乡相邻,因此,龙标县不在黔阳而在靖州四乡地理相符。

  二、以史论龙标。

  历史文献对镡成龙标县有大量的记载,可是由于历史的变迁和收录历史的思维对地理的局限和部分人员的属地私心推断改变历史的真实面目,像今天一样新洪江市的某些执政者为了打造古城黔阳,跟随清末嘉庆志的编纂者牵强附会的把唐代龙标县纳入黔阳县治之地向国家申报千年古县之城。然而本就大清嘉庆一统志就注名与乾隆以前旧志推理相反,他们将错更错,得出今天五溪历史之乱象,所以本人以唐代唐宪宗时的《元和志》和清末嘉庆《大清一统志》析唐龙标县与镡成县的实地所在,供国人明辨。①大清嘉庆一统志载镡成故城在黔阳县西南汉置县晋义熙中徙舞阳县于此,汉书地理志武陵郡镡成,水经注无阳县故镡成也晋义熙中改从今名,按义熙以后之舞阳实两汉之镡成也,梁后改置龙标县于其他。

  释:汉代镡成县在黔阳的西南部,属武陵郡,汉朝置县,东晋义熙年把舞阳县(芷江无水之阳)迁徙到镡成合并成舞阳县,县城在老汉镡成地,后叫舞阳县,因此在舞水有个舞阳县址,在镡成有个舞阳县址。故义熙以后之舞阳实两汉之镡成而不是两汉之无阳也。梁后把两汉镡成县和两汉无阳县合并地叫为龙檦县,即义熙之舞阳改为龙檦县,所以梁之龙檦县包括舞水中下游,清水江中下游和渠水流域,巫水流域。龙檦县括沅水上中流域。

  ②清嘉庆大清一统志载龙标故城今黔阳县地梁置县隋属沅陵郡,唐初属辰州贞观八年为巫州治后为叙州,五代时为蛮地宋初为黔江城元丰三年置黔阳县于此,隋书地理志沅陵郡龙标梁置,元和志龙标本舞阳县,隋初于此置辰州,炀帝废州,武德七年置县因龙标山为名,贞观八年于县置巫州,天授二年改为沅州,开元十三年以“沅”、“原”声相近复曰巫州,大厯五年以境接溆浦改曰叙州,旧唐书地理志巫州今理龙标县地,九域志元丰三年以黔江城为黔阳县属沅州按元和志谓唐置龙标县因山为名,今龙标山黔阳城内则今之黔阳为唐巫州治无凝况巫州后改名叙州,以境接溆浦迹于黔阳为近,今府治及唐潭阳县也,旧志以今府治即巫州治非也。

  以上为大清嘉庆年间所修一统志,因龙标故城在五溪历史上无正确的收录,由于蛮地和汉地交替造成实地历史记录的毁失,因而很多推理是在黔阳县治地的清人揣测而成,才形成一朝新旧志的相反之故。根据以上清中期原文进行如下释译;龙标原来城址现在的黔阳县,是南北朝梁代置县,隋属沅陵郡,唐代初期属辰州,唐贞观八年为巫州治所,后来改为叙州治所,五代时期被少数民族拥有(蛮地)宋初为黔江城,宋元丰三年始置黔阳县于此。据隋书地理志龙标故城属沅陵郡龙标县梁代置,唐代元和志龙标县本来就是舞阳县,隋初于此置辰州,隋炀帝废州,唐武德七年置龙标县,因为龙标山得名,唐贞观八年于龙标县地置巫州,唐天授二年(公元前669年)改为沅州,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以沅和“原”声音相近又改为巫州,大厯五年(公元770年)以接近溆浦又叫叙州,旧唐书地理志巫州理今龙标县,元丰九域志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以黔江城为黔阳县治属沅州。按照唐元和志推理唐置龙标县是因为龙标山而得名,现在黔阳县城内有龙标山的地名的故唐代巫州治没有疑点,况且巫州后改为叙州,以境接近溆浦以黔阳最近,所以现在的府治(黔阳)就是唐代潭阳县治。然而以前的旧志包括清乾隆,康熙,宋、元、明等朝史书记载黔阳都不是巫州治。

  从以上译文得知清嘉庆一统志推理唐龙标故城是今黔阳县与以往旧志相矛盾,其推理黔阳县就是因为城内有叫龙标山的地名就判断龙标城在黔阳,这一论断是没科学道理,原因是何为龙标山而来,是否是后人所取名“龙标山之名”应取形似龙形,标似龙头蜿蜒流长,而黔阳龙标山没有似龙形之山,也没有标头,只有靖州四乡龙头有两条蜿蜒长龙之山(今日蜈蚣岭之山),古应曰龙标山,故清之说黔阳龙标山并非唐代龙标山也。

  所以最初的龙标故城就不是现在黔阳,因为龙标故城是属梁代把原汉代的镡成县治和东晋义熙舞阳而置为龙檦县,隋朝属沅陵郡,唐初属辰州属地,因此贞观八年的巫州治是析龙标县地而置,巫州不是龙标故城(镡成),巫州后改为叙州也不是龙标故城,龙标城在夜郎县之西(今之新晃、锦屏、天柱县西南汉镡成地),黔阳即唐潭阳地,后巫州、叙州治,故非龙标、镡成也。巫州、叙州、潭阳都为汉无阳地,因在无水流域后因晋义熙与镡成合并为舞阳,才使得今之部分黔阳地属镡成(舞阳)所属,故龙标治在汉镡成治址,黔阳非龙标治也,黔阳乃龙标分出的巫州、叙州治址,唐初之龙标应包括舞水流域的芷江、新晃、天柱和沅江中流的黔阳、锦平、黎平以及渠水流域的会同、靖州、通道,雄溪流域的洪江、绥宁等,后舞水流域置舞州从龙标县折出,其次龙标再次置潭阳、朗溪、龙标三县。潭阳县地为黔阳(巫州治)包括沅江流域的黔阳、锦屏北、天柱南、黎平北地,朗溪县为会同县、锦屏东、靖州北、绥宁西北、通道东北。龙标县治靖州四乡镡成中心,黎平东南、锦屏南部,通道县西北部(包括靖州四乡、铺口、横江桥、锦平铜鼓、敦寨、通道县溪、地阳坪、牙屯堡、江口播阳、洪州德顺等地。)因此,清嘉庆一统志与唐元和志经过多年推理,使原志越推越离,故以上析清志所误推也。

(靖州四乡龙唐代驻军遗址烧砖取土出土的唐代款折腹碗) 

  ③以《旧唐书》志第二十地理三载巫州下贞观八年(公元 635年)分辰州龙标县置巫州。其年置夜郎县、朗溪县、思征县……,龙标武德七年置(624年)属辰州。贞观八年(635年)置巫州、朗溪,贞观八年置潭阳县(635年),先天二年(713年)分龙标置。巫州下唐长安四年(704年)分沅州……。二十年又改为巫州。唐天宝元年,改为潭阳郡。乾元元年复为巫州,领三县即龙标、朗溪、潭阳。根据唐代《旧唐书》地理志第二十,巫州是从唐辰州龙标县分析而置的,当年分龙标为夜朗县、朗溪县、思征县,那么夜朗包括今之芷江、新晃、部分怀化之地,朗溪包括靖州北、会同、绥宁西、通道东北、洪江南、天柱东,思征县包括三穗、岑巩、天柱西等后废。龙标县就还有沅江流域的黔阳、天柱南、洪江北、怀化南、锦屏、黎平、永从、靖州西南、通道西南等地。唐贞观八年又从龙标县置潭阳县(635年),此年又置巫州,巫州治应在潭阳县境,唐先天二年与龙标县分离(713年),唐长安四年(704年)又分沅州,即原巫州的夜朗县地置舞州与沅州分离,沅州辖地为潭阳县,龙标县和朗溪县,唐长安二十年又复改为巫州,唐天宝元年改为潭阳郡,潭阳县应与巫州相近故设为潭阳郡,下属三县,潭阳、龙标、朗溪。唐乾元年又复为巫州领三县。因此,巫州治与潭阳郡治应该是一致的,同时与潭阳县治不远。据清代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卷八十一湖广七、潭阳县废在州西七十里。沅州即巫州潭阳郡即为今之黔阳之地,属汉无阳县地,所以清代很多史家也包括以上的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文献通考等把龙标治看成巫州治大错特错,这些史家,既把龙标看成汉无阳之?阳,又把龙标看成唐之巫州、叙州使得后来之学者转来转去,昏头转向。因此,我在本文科学的阐述,唐龙标即汉镡成,非汉无阳县,汉无阳为今之芷江地。镡成属东晋义熙之舞阳治,梁改为龙檦县、隋因之,唐属龙标县,非巫州治,巫州治即唐潭阳县今之黔阳也,汉属无阳县地,龙标汉属镡成县治,相隔甚远,思路明清,一目了然。

  ④唐代元和郡县志记载,《唐元和郡县图志》是唐元和时唐宪宗李纯年号,本书成书年代命名,因每镇皆有图置于首面所以称图志,但图在宋代传失,故后世改称为《元和郡县志》,是存世的地理总志最古的,也是编写最好的一部史书。

  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志·黔州》载秦为黔仲郡,汉为武陵郡无阳县地。隋初于此置辰州。贞观八年分辰州置巫州,天授二年改为沅州。开元十三年以“沅”、“原”相近,复为巫州。无宝六年改为潭阳郡,大历五年以境接溆浦改为叙州。东北至东都(洛阳)二千七百八十里,北至上都(西安)三千四十八里西溯沅至奖州(待考)八百里,北沿流至辰州五百三十八里,南逾岭至融州水陆共一千五百里,东南逾岭至吉水水陆共二千一百里。

  唐代《元和郡县志黔州》,阐明辰州的巫州是分龙标县置,属汉武陵郡的无阳县地,在此置巫州也是后末的沅州、叙州、潭阳郡,但龙标县地置巫州后属巫州管辖,其龙标县地既是汉武陵郡无阳县地,也是汉武陵郡镡成县地,因此,唐以来多少史家就是因为此结论转不过弯来,汉镡成地也叫舞阳,那是晋义熙年之舞阳,所以无阳、舞阳、?阳在今之怀化地区至少有3个不同之地:①芷江两个;②靖州四乡一个。所以清代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说巫州在巫水之阳而名,治龙标,汉无阳县,盖巫为无也的论述,使人昏头转向,他用静止的观点论述无阳。以其观点巫州本在巫水之阳,今之舞水,但他就不知道这巫州经几朝的转化而来,无阳本是在芷江无水河岸,但东晋义熙中移到靖州西南的四乡之地(镡成之地),所以到梁改成龙檦县地,而这个龙檦县地同样管辖原(芷江无水地)属地,它的辖地就扩大到汉武陵郡的无阳县和镡成县二县范围,因此当唐巫州建立后是在原汉无阳县地,而龙剽县则在汉镡成县(今之靖州四乡龙),这样脉络清楚,史论清明。

  ⑤嘉庆大清一统志,无阳县记载,在无水之阳得名,治今湖南芷江县东北、东汉废,西晋太康中复置,作舞阳县,东晋义熙中移治故镡成县(今靖州县西南),南朝齐作舞阳县,梁改为龙剽县,历朝皆属武陵郡,唐武德七年(624年)复置龙标县,以龙标山为名。贞观八年(634年)后置巫州、沅州、叙州治、五代废。根据以上清嘉庆一统志的推断把龙标县与巫州、沅州、叙州又混为一潭,旧志龙标非今府治沅州,而巫州为汉无阳县地,唐潭阳县地今之黔阳地,按唐后期的龙标县仅指今靖州四乡河流域、黎平的洪州河流域、通道的播阳河流域以及独坡河流域与四乡靠近的部分亮江河东南岸的敦寨、铜鼓、三秋、大堡子等地区。根据大清嘉庆一统志记载黎平府志载:黎平秦属黔中郡、汉属武陵郡、镡成县地。梁代隶武陵郡龙檦县地,唐先天元年(712年)隶属潭阳县。唐大历五年(770年)隶叙州。宋建隆至开宝(960-968年),土酋杨氏据之。根据黎平府志得出唐先天元年,黎平之地属潭阳县管辖,潭阳县治在巫州治西七十里,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天柱县远口之地,因此,唐巫州治所辖的三县潭阳、龙标、朗溪三县的划界区域应是以沅江至清水江流域为潭阳县,朗溪流域、渠水流域、雄溪流域为朗溪县,龙标县为渠水上游各支流,亮江流域东南。因此黎平隆里在唐先天元年属清水江流域潭阳县所辖,非靖州四乡龙标县所辖,但潭阳县本属龙标县折出,至于唐代大诗人王昌龄在龙标期间(748-756),黎平、锦屏西南是否划入龙标所辖(有待证明),但都属巫州治,后为沅州、叙州治,因此,黎平之隆里非汉镡成县治,只能说是汉镡成属地,呈三角形区划巫州。龙标县属南线地带与潭阳县属西线地带,朗溪县为东线地带。

  ⑥靖州县、黔阳县、黎平县、锦屏县大清一统志都为汉武陵郡镡成县地,梁为龙檦县,唐黔阳属朗溪县,黎平属潭阳县,靖州北属朗溪县,锦屏属潭阳县,因而靖州西南的镡成属龙标县,潭阳县地应在天柱远口之地,汉属无阳地,后移至黔阳为潭阳郡,改为沅州,因此,今之洪江(黔阳)本无水河之地,汉应该为无阳县地,晋义熙舞阳移至镡成后属镡成辖地,后为梁龙标辖地,其后为唐初朗溪辖地,后改为巫州治,宋熙宁七年置黔江城,元丰三年升为黔阳县属沅州。

  以上六方面的革沿史料证实,黔阳、隆里非唐龙标县治,黔阳为潭阳郡治与巫州治,沅州、叙州治地,隆里为唐潭阳县地,非龙标县治,因此得出如下结论:汉无阳、晋舞阳,二阳合一归四乡,梁龙檦,隋龙檦,不是镡成非龙标;今黔阳、唐潭阳,不是龙标晋舞阳。

?

(图为靖州西南来威砦古兵洞旁出土的唐代人物、入五溪驾船泛舟镂空古笔筒瓷器)?

  三、以古迹唐代人物谈龙檦。

  ①一代诗圣七绝圣手,边塞诗作的唐代诗人王昌龄最后所贬的龙标尉地,距京偏僻遥远,路途艰难,从历史的记录大诗人王龙标在唐才子传略有记录,但都是野史,他一身仕途坎坷,可诗作成就广著,离别、边塞、宫怨体材多样,诗质极高。为了研究王龙标诗人在龙标的贬谪之地,通过目前正史记载其相关信息,大清一统志载(唯一正史记载)唐王昌龄墓在靖州西南一百里。根据记载唐里与今里的换算,靖州西南三岩桥为七十五里,到藕团下矮村(下岩村)古为耒威岩或耒威砦的地方,及宋代姚民敖投降宋逢源之地(授降址),诚然,虽大清一统志有很多推理有误,但其记录文献的山川、地理、地名、人物、墓碑、石刻等硬性记录是准确的,是通过唐、宋、元、明、清历代史书革沿而来的,因此,唐代王昌龄墓在靖州藕团西部的下矮村耒威砦(古时)足以证明其龙标县为四乡龙头之地。但也有其它地方有王昌龄墓,如贵州隆里就有王昌龄墓,那是后朝当地人为纪念他而冢的,是没有正史记录的。因此,不管靖州四乡龙头(藕团)王昌龄墓是真冢还是遗物墓,都足以证明中国正史唯一记录王昌龄墓冢的历史记载,也证明四乡龙头曾经是王昌龄工作过的龙标县地,不可能大清正史无缘记录在靖西南一百里(中洞乡之地),因此,王昌龄墓为什么不葬至假龙标黔阳去。根据唐才子传记载唐至德二年(757)王昌龄路经毫州,为毫州刺史闾丘晓所杀害,后张镐杖杀闾丘晓是因为王被妒才被杀。但也不妨是在靖州西南(龙标地)被闾丘晓派人暗杀,总之王昌龄所贬的龙标地为四乡龙头之地。王昌龄大约在二十岁就离开家乡,开始学道生涯。在唐开元年间,正是唐朝盛世之时,所以王昌龄在呕歌盛唐之景时火热之极,年轻时代把所学当成好奇,也使之变成动力而作,因不见成效,便投笔从成,踏上军旅生涯。当时之唐有四大出仕之路①科举应试;②门生提携;③军旅提拔。官宦门第,而种田出生的王昌龄入到军旅,虽才高八斗,但也未被提携,于是他不懈努力,广研博读,终于在开元进士及第,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接着二次再应博学宏词,走上了官途,最高做到江宁丞之位,但缕遭贬谪,坎坷一生。最后贬至靖州四乡龙的龙标尉而陨落。

(入靖州四乡镡成古马头捞出唐代塞外诗人王之涣又名王七官锡)

  ②与王昌龄谈酒论诗,出入塞外的边塞诗人王之涣与龙标有何相联?近年在靖州渠水上游渡口入靖州四乡龙(镡成龙标)码头中沙船捞出的两块唐代官锡,清晰镌刻了两位唐代人物的官牌,塞外诗人王之涣(曾用名王七)和唐代侍御史李甘之官牌。

  根据《唐才子传》王之涣出身太原王家,为当时望族,因他少有侠气,年少击剑悲歌,但终身不科举应试,因此王之涣不走科举之途,自幼聪颖好学,年龄还不到20岁,便能精研文章,未及仕便已穷经典之极,后与其县令李涤三女儿婚配,此时,王之涣是已婚有子有妻之人,年已35岁,而李氏年方二九,比王之涣小17岁,为王之才华所倾到,颇义之多让王之涣不愿为衡水主薄而折腰,受重多之诬陷,便愤然辞官而去,遂化游青山,灭裂黄绶,夹河数千里,藉其高风,在家十五年,食其旧德。后再入官场生活,刚有了转机却染病身亡。在靳能墓志铭中称王之涣孝闻于家,义闻于友,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但这里唐才子传对王之涣与碑文的记之,这只是野史所记,碑也是后人所立,并未知晓全面。靖州在古道留落两块唐代官锡,证明此二人与唐靖州四乡龙有关,王之涣为何叫王七,唐代大诗人高适在西北边塞地区从军时在哥舒翰幕府对王之涣《凉州词》写了一首酬和之作。题为“和王七玉门听吹笛。故人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借问落梅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根据岑仲勉《唐人行第录》所载,这里的王七指王之涣,为此唐代诗人写王七的有“孟浩然的送王七尉松滋阳台云”,宋之问的伤王七秘书监察呈扬州陆长史通简府僚广陵,从以上诸文中可断王七就是王之涣。根据王之涣“王七”之官锡,流落四乡龙标之地,说明王之涣早年是军族生涯,故不第试,由于官宦世家,不愿入仕,后由于家境败落才入文安县尉。“王七”及王之涣官锡入落龙标之地,说明王之涣在龙标县从过军,才和王昌龄接触较多,所以才有王之涣从武陵少游之说。至于官锡中记录官锡“王七”落款为武,理应为武则天时期颁发,或为唐武贞军所发,但至少也有今之营尉级别官职。所以说王之涣未入科第是因为入军旅才有回地方供职的可能。

(入靖州四乡镡成古马头打捞出的唐代侍御史李甘官锡)

  ③李甘乃唐代晚期不畏权势敢于纳谏的忠臣,他敢于同当朝宰相“郑注”机讽之词,写有雄壮诗《九成宫》,内容为“中原无鹿海无沷,风辇挛旗出幸多。今日故宫归寂寞,太平功业在山河。”他敢于同掌军权的李训,宰相郑注两个得势小人做斗争的不屈不挠精神,公元830年左右被贬封州司马,后再贬靖州四乡龙标县为高专典。(当时为唐代羁糜州代行少数民族上下发文译文的最高官职),龙标县唐武则天时期五溪作乱,派宰相杨再思平五溪,由于五溪山高林密,道路艰难,宰相杨再思上奏朝庭、五溪地薄、物少,对朝庭设多大用处,朝庭还要派大量的官军驻守,于是在五溪之地实行羁糜形式开创五溪实行少数民族自养军队,自收租税的错误治国策略,导致后唐无法收回失地,陷蛮地多年的结果,因此,唐敬宗时期侍御史李甘贬入龙标是其最惨遭遇。当时同期为官的监察御史杜牧赠李甘诗云“大和九年,训注極虓虎”,吾君不省觉,二凶日威武。喧喧立传言,明辰相登注,和鼎顾予去,我死有虑所,明日诏书下,谪斥南荒去。因此,李甘贬谪封州再贬龙标,在唐书中都没有记他的死因,诸多历史疑存问题,该官锡留在靖州西南古道龙标县上,说明他是乱事中阵亡,当时官锡十四斤重,是造钱极贵重之物。因此,后朝只有李甘《资治通鉴》记录出生而没有死因的时间,龙标县变入羁糜县后,唐后期地方非常不稳定导致李甘死于乱世。总之通过以上三位唐代官职名人文物见证,靖州西南四乡龙头为唐代龙标县治,只有四乡龙为龙标县才能是以上三位唐代名人供职之地,因而得出,梁龙檦、隋龙檦、四乡龙头唐龙标。

作者:粟堂远

编辑:redcloud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乡镇传真
  • 部门动态
  • 美丽靖州
  • 其他视频
  • 靖州新闻
  • 怀化新闻
  • 特别推荐
  • 专题频道
  • 书记县长报道集
  • 时政要闻
  • 走进靖州
  • 社会民生
  • 通知公告
  • 文化艺术
  • 学习教育
  • 文明创建
  • 聚焦
  • 疫情防控

阅读下一篇

返回靖州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