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州新闻网·红网靖州站5月1日讯(覃太培)诗人卞之琳在《断章》中曾说过:“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每个人都会在各自的人生旅程中遇到不同的人和事,生活中的事物就好比不同的色彩点缀着人们各自的生活,同时在人们各自生活的画布上涂抹出一道道别样的风景。
在生活之中,我们总是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行走于不同的风景间。生活就好比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万花筒,时光的翻转促使生活呈现出千姿百态地变化。人生之风景在于生活,而生活的点点滴滴在于无形中建构的各部分。风景无处不在,遍布于我们的生活,充斥于我们的视野。
故乡靖州在我的印象里是一片散发着诗意的乐土,那里拥有着旖旎的风景。其既有原始古朴的自然景观,又有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无论我们是安步于飞山的林荫小道之中,还是信步于渠江河畔之处,亦或是漫步于林源古寨的街头巷尾之间,靖州的风景就好比一杯散发着浓郁芬芳的高山茶而沁人心脾。
在靖州诸多的自然人文景观之中,飞山无疑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景观。其造型奇特,拔地而起于山地丘陵之间,山势陡峭,渐进山顶之处形成一片平坦开阔的台地,山顶以突兀之势矗立于山体台地之上,故以“飞来之峰”而称之为飞山。山间植被茂盛,弥漫着鸟语花香的自然气息。清澈冰凉的山泉水从岩缝中溢出来,在山崖峭壁处形成流水飞溅的景致。
自古以来,飞山以其独特之势而被周边地区的苗、侗族所崇拜。无论是山腰之处的白云洞,还是山顶之处,皆有古刹坐落于此。每当农历六月十八之日,周边的善男信女便会不约而同地相聚于飞山,顺着曲折的山道而上,驻足于飞山之顶,整个靖州城便收入眼底。蜿蜒连绵的渠江就像一条绿色的飘带从靖州城边穿流而过,鳞次栉比的楼房分布在渠江河畔,其与纵横交错的街道相间分布而呈现出别样的韵律感。
如果说飞山是靖州之地标的话,那么渠江则孕育了靖州之灵魂。千百年来,潺潺不绝的渠水依偎着靖州城而川流不息。悠悠渠水好比甘甜的乳汁滋养着沿岸无数的生灵,灌溉着河畔的庄稼。没有人知道渠江是从时候开始流淌的,也没有人知道渠江究竟潺流了多久,渠江就好比一位永远不知疲惫的母亲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奔波操劳着,在其身上不仅体现了无私奉献之精神,还彰显了舍已为人、大公无私之灵魂。
坐落于苗侗福地的靖州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人文景观,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渗透着自然古朴的原生态气息。位于靖州城西二十多公里处的林源古寨便是一座始建于于明朝的苗族村寨。村寨中古巷阡陌纵横交错,人文气息浓厚。
涓涓细流绕村寨逶迤流过,饱经岁月沧桑的古寨门及石狮屹立于寨中,其任凭时光的洗礼与风雨的雕琢,以矢志不渝之态势坚守着初衷。在岁月更迭中,古寨门和石狮送走了一代代故人,同时又迎来了一批批新人,其在四季轮回中一次次见证了新人变故人的光阴飞逝历程。
岁月在老人们的脸上刻下了一道道沟壑纵横的皱纹,同时亦给耸立在村寨中的百年古树增添了一圈圈密集的年轮。村寨中的古树虽然有了上百年的树龄,但是其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而显得枝繁叶茂。在村寨最老的老人眼里,在其小时候那些古树便是这个样子,它们似乎从来就没有变化过。炎热之时,茂密的古树不仅成为了人们纳凉之地,还为鸟类提供了栖息之所。
春末时分的傍晚,每当太阳的余晖把远方的天际染成了橘红色之时,天空中时常可见三三两两的白鹭摇曳着翅膀缓缓掠过。伴随着清脆的鸣叫声,白鹭优雅地滑向远处的山峦。暮霭中,白鹭飞舞飘荡的身影与天际渐渐融为一体。
远处不时传来几声犬吠,在田野中劳作的人们亦扛着农具陆续回到了家。田野成了青蛙和昆虫的演奏舞台。蛙声和虫鸣声犹如一曲曲交响乐飘荡在田间。夜幕之时,万家灯火为林源古寨披上了晚装。缕缕炊烟飘散在村寨上空,在微风吹拂下形成一条狭长的烟雾状飘带,犹如轻盈柔软的丝绸飘忽在风中。
不同的人眼中拥有不同的风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将会看到不同的风景,而我们的人生亦成为风景的一部分。同样,在我们不同的年龄阶段,相同的风景亦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风景在变,而我们也在变。唯一不变的,或许是驱动我们品味风景的初衷吧。
来源:靖州新闻网
作者:覃太培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