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向幸福 通向远方
——怀化市全力打通交通扶贫“最后一公里”工作侧记
记者 黄莎 通讯员 向桂芳 龙靓雯
初秋时节,畅行在新晃的乡村道路上,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徐徐展开。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农村公路,把大大小小的村落串联起来,一辆辆绿色环保的城乡公交车穿梭往来,一阵阵欢声笑语飘荡在田间地头、农家小院……
“今年收成不错,公路又通到家门口,再也不用为运输不畅发愁了。” 紫色的葡萄挂满枝头,新晃烂泥村种植大户蒲忠浩正在采摘、搬运,忙得不亦乐乎。
米贝苗族乡烂泥村,地如其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海拔700余米,山高路陡,交通不便,从村到县城需近4个多小时。
昔日山水阻隔,而今大道通途。经过几年建设,烂泥村全部实现组组通公路,城乡公交车从山脚下沿路而上,甜甜的“山果”飞出大山,八方游客纷至沓来,漂泊的游子返乡创业,到处一片蓬勃发展的景象。
怀化是全域贫困地区,境内多山地丘陵,交通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一大瓶颈。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动交通运输事业发展,2016年开始启动,2018年实施“统规统建”,将自然村通水泥路和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建设项目推向新高潮,全力打通脱贫增收“最后一公里”,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
畅通微循环 托起大民生
一座桥,一条路,改变一个村。
2019年3月11日,是沅陵县南山新村所有村民刻骨铭心的日子。这一天,他们日夜期盼的李家溪吊桥建成,村里终于结束了靠渡船出行的生活,老百姓们欢呼雀跃,共同庆祝这个历史时刻。
花甲老人杨谋均默默走到岸边,将老旧的渡船慢慢拖上岸,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在村里生活了68年,没想到家门口有桥过河了。”
桥通了,路修了,村民王茂均心里也乐开了花,“以后再也不用给儿子在镇上租房读书了,现在上学方便多了!”
解决交通不便的难题,曾是村里几代人的心愿。如今,在青山绿水之间,一座座结实的民心桥,一条条宽阔平坦的产业路,不仅带他们走出大山走向致富,也连通了他们与外面的世界。
路通,车通,人心通。
“出门水泥路,抬脚就上车。”芷江土桥镇洪溪蟠龙寨新村村民王祥和高兴地说。2015年以前,该村仅有一条水泥路通往外界。现在村里新修了一条快捷通道,开通了客运班车,到县城节约了一半时间。
脱贫攻坚号角吹响以来,我市大力推动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按照“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客车到村、安全便捷”的要求,对全市交通现状进行全面摸底,制定交通扶贫发展规划。
为实现让“每位群众都走得顺畅”,我市聚焦“村村通班车”这一目标,进一步改善通村路,对全市通往行政村的6000多公里农村公路实施窄路加宽工程、8500公里公路实施安防工程建设,实现了所有行政村优选通达线路水泥(沥青)路面提升到4.5米宽以上,完善配套了公路安防设施,夯实了公路基础条件。并根据当地需求,逐一采用客运线路、公交线路、定制客运、预约客运等多形式开通客运班车,实现了全市所有行政村通班车。
在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建设中,我市还创新建设模式,节约财政资金。在全省率先推行自然村通水泥公路“统一施工、整体推进”模式,按照“市级统筹、县为主体、乡村参与、统一施工”原则,由一家大型施工企业“零利润”统一实施,大大缩短了建设工期,既保证了质量安全又节约了成本。各县(市、区)还根据实际自行组织了6500余公里易地扶贫搬迁公路和通组公路建设。3年时间里,我市全面完成25户100人以上自然村通水泥路11000多公里建设,实现通组公路从空白到全覆盖的跨越。
路通产业兴 群众有奔头
“扶贫路”连接起十里八乡,“旅游路”延伸至千山万水,“产业路”遍布村村寨寨。如今,“畅、安、舒、美”的“四好农村路”,不仅将美景与产业串联在一起,也让农民在家门口实现发家致富,为乡村带去无尽的人气、财气,为党在基层凝聚了民心。
初秋的沅陵县借母溪村风景独美。多年来,受落后交通条件的限制,这里的美景藏在深山少为人知。
“农村公路功不可没。”说起如今村里生机勃勃的景象,借母溪村村主任周树生打开了话匣子,6.5公里洪千公路的修通,让乡村旅游焕发生机,借助当地独特的借母文化,打造《狃子花开》实景剧,带动乡村旅游,每年清明前后至10月份,游客络绎不绝。去年,借母溪景区接待游客31.5万人次,旅游收入7800多万元。
“以前没有路,现在大巴车可以直接开到核心景区门口。”村民符元生告诉记者,现在从沅陵县城驱车1个小时就能到达借母溪村,这要放在2014年以前,走完这段路要4个多小时。瞅准这个旅游商机,现在村民们修建民宿、开办农家乐、发展生态采摘,忙得不亦乐乎。
会同青朗侗族苗族乡七溪村,一条宽阔而平整的水泥路,将这个地处武陵山片区的小村落与外界连通。
“路通了,干什么都方便了。”在外漂泊打工多年的唐自云,回家探亲时看到家乡的变化,毅然决定回乡带领乡亲们一起脱贫致富。 “现在连通县城与村组的水泥路修通了,还在驻村帮扶工作队帮扶下开办合作社,种植了中药材杭白菊,明年还准备扩大规模。”
公路通了,农村发展产业的天地更加广阔了。如今,会同日益畅通的农村公路带动了葡萄、柑橘、猕猴桃、绿壳蛋鸡等产业发展,许多电商开始“驻村入户”,产业逐渐壮大,品牌越来越响。
交通扶贫既要人畅其行,更要货畅其流。为确保每一处农村产业都有公路保障,我市多方筹措资金,统筹整合涉农资金、优先安排新增债券资金、财政民生预算资金等用于农村产业扶贫道路建设,近五年全市用于扶贫公路建设资金超过了30亿元。同时,多形式组织建设,通过以奖代补鼓励村组自主建设、与产业项目打捆建设、按通组道路统一建设等,让每一条产业公路都以最好的建设模式顺利建设。并进一步拓展成果,积极组织交通、扶贫、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工信等部门对产业道路进行建设管理,确保每一条道路都能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贡献力量。
我市交通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四好农村路”创建为契机,坚持城乡客运统筹兼顾、均衡发展,目前中方县、会同县已先后启动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造,其他县(市、区)也将在今明两年全面启动。
管养一起抓 畅通千万家
1小时处理报险,保险公司与县公路局工作人员赶往水毁塌方现场进行定损;
2小时紧急排险,清理路面淤泥、砂石,恢复道路畅通;
7天内,全面做好塌方路段的加固施工;
15天,保险赔付金额到账……
这是新晃在全省率先推出“公路路产保险”。
“放在以前,这种垮塌,没有半个月时间通不了车;但按照现在的机制,7个工作日就能完全修复好,效率高多了!”在新晃鲤鱼溪与国道G320交汇处,该县公路养护中心工作人员介绍, 我市进入主汛期以来,由于连续暴雨,该路段因水毁造成公路边坡塌方。庆幸的是提前购买了“公路路产保险”后,灾毁认定、理赔、抢通等都有了明确规定,灾毁路段及时修复抢通,并迅速获得理赔资金。
三分建,七分养。我市牢固树立“‘四好农村路’建好是基础,管好是重点,护好是保障,运营好是目的”的理念,全面创新公路管养模式,大力推行“四好农村路”建设,确保每一条农村公路都有长效管理机制。
针对地处山区农村公路弯多、坡陡、视距差的特点,我市率先在农村公路推广使用智能蓄能自发光反光太阳能地标材料,不仅提升了农村公路的品质,美化了乡村,也为安全出行提供了保障。
2018年芷江在全省率先荣获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2019年新晃荣获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会同、通道、洪江区创建为全市“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今年底,我市将全部创建成功市级以上示范县,为农村公路发展建立长久有效的机制,进一步筑牢全面小康建设基础。
打通的是路,贴近的是心。
从村村通公路到组组通公路、从通路到通客班车、从人畅其行到货畅其流,我市交通建设实现了由通到畅、由畅到美的蝶变。一条条通往大山的美丽农村路,让“甜甜的怀化”联通了外界,“山果”飞出大山,也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铺平了道路。
来源:怀化新闻网
编辑:邹家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