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关于语文教学上的一点思考

前些日子去外县听了几节公开课,确切地说,是看教学比武。教学的内容是几位教师都上一节完整的《壶口瀑布》。各位老师的教学精彩纷呈,各有特点,听了他们的课和专家组老师的点评,更让我受益匪浅。现在很多教师,尤其是没有教学经验的老师都热衷于到网上搜索一篇优秀的教案,更或者依赖教参来教学,却很少有人去深入对文本的解读,他们对文章内容的了解分析也只知表面,不知其内涵。专家组老师的点评一针见血,我反思了一下自己的教学,得到了几点教学上的启发:

一、阅读单元教学目标

一位好老师,不仅是应该能教书,而且要能够宏观地把握教材的单元目标,要熟悉自己所授的那篇课文到底应该教什么给学生,学生应该学到点什么,提升点什。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设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根据什么来设定?根据教材的单元目标来设定,根据文本来设定,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设定,并且设定这一目标的时候要明确。只有教学目标明确,你的教学思路才会更清晰。好比你是厨师,拿了一把刀,要宰一只鸡,你要割断鸡的喉咙,鸡才死得快,而不是斩断鸡的屁股和翅膀。当然这个比喻不太贴切。这就是要求作为教师的我们要认真研究教材,读懂单元目标,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使教学有目的性。

二、了解作者及生平

话说“读文先读人”,读人是了解一篇文章的“捷径”。当然这个“捷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捷径,而是一个教师课前该有的知识储备。你只有读懂了作者,了解了他的生平,那么对于他作品内容、风格、情感的把握就会更加的透彻。

在这里,我就举两个简单的例子。第一个是七年级上册中的一篇文章叫《秋天的怀念》,作者是史铁生。这篇文章怎么把握,怎么教学呢?我认为非得读史铁生。1951年出生的史铁生,在他20岁的时候就双腿瘫痪,之后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先是肾病,接着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三次的透析维持生命,之后还患有褥疮。在他生病治疗之余,他一度要放弃自己生存的希望,但是最终在家人的鼓励与帮助下,他战胜了自己,开始采用另一种方式给予自己生活的力量,那就是写作。他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在这个阶段,他的作品也因为传达出生命的含义而鼓舞了更多的残疾人重拾生活的勇气。《秋天的怀念》写的就是他这样的一个生活经历,肝癌晚期的母亲小心翼翼、无微不至的照顾以及真心的鼓舞,让他对生活、对人生有了新的理解,并好好的活下去。第二个是九年级下册中的一篇《故乡》,作者鲁迅。提到鲁迅,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语文教材每一册都编有鲁迅的文章,这体现了鲁迅在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因此,了解鲁迅也变得尤为重要。1881年的鲁迅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家庭,11岁开始在寿镜吾门下读书。15岁左右家道中落,父亲病故。起初他想通过学医救助像父亲一样的病人,但现实把他的美梦打破。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更加让他对清政府失望。民族的灾难,个人婚姻的不幸,亲情的冷漠,他一度抑郁苦闷。五四运动的爆发解放了他的思想,他终于找到一把利器把自己的不满与痛苦发泄了出来,那就是写作。五四那时代的知识分子,作品里有两大基本命题:反帝反封建。这个所有人都知道,也没有任何疑问。不过我想指出,在大部分作家的眼里,反帝是第一位的,是政治诉求的出发点,这个也可以理解,民族存亡毕竟是大事。鲁迅则稍有区别,他反帝,但反封建才是第一位的。反封建一直是鲁迅政治诉求和精神诉求的出发点。为什么?因为封建制度在“吃人”——它不让人做人,它逼着人心甘情愿地去做奴才。然而他做的更多,一刻也没有放弃的是,在阶级批判的时候,也极具另类,那就是批判“被统治者”,反思“被侮辱”的与“被损害”的,比如他写孔乙己,写闰土,写杨二嫂,他虽有同情,但更多的是对他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呐喊,所以他就把希望给予在水生和宏儿这一代人身上,希望他们不要走上一代的老路,过全新的生活。

三、把握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是打开文章的一扇窗。慢慢揭开这扇窗,你的心就会透亮。尤其是学习古文、诗歌、小说这类的文章,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尤其重要。在此,我就以刘禹锡的《陋室铭》做简单分析。刘禹锡为什么会创作《陋室铭》呢?实际上这篇文章是被“气”出来的。刘禹锡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被贬到和州做官。按规定,他应该住三间三厢的房子,而和州知县见他是被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他,让他在半年时间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只给了他一间只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刘禹锡气不过,于是愤然提笔写下了这篇千古流传的美文《陋室铭》,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和志向。虽然居住的环境差,但我情趣高雅,志向淡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他心胸的豁达和积极。其实,刘禹锡是个命运多舛的文人,一生三遭贬谪,却还能乐观向上,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四、认真研读文本

文本是作者表情达意的眼睛,是作者心灵的窗户。文章的一切美都能够在文字中找到答案。文本是作者才华的体现。因此,只有认真研读文本,才能更好的把握住文章的精髓,独到之处。那么,到底怎么去研读文本呢?第一,要学会推敲。作者在此处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第二,要能够品味。品词入境,情更深。一篇文章只有细细的去品味,才能与作者有更多的共鸣。第三,教师要动情。教师只有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教师只有自己体会到了文章的精妙,才能更好地教授给自己的学生。第四,恰到好处地去文章中挖掘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全积极的人格。

教书育人,任到重远,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并总结,再实践,才能走得更好更远!

来源:靖州新闻网

作者:龙俊

编辑:邹家旺

本文链接:https://www.jingzhouxw.com/content/2020/09/26/8392404.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乡镇传真
  • 部门动态
  • 美丽靖州
  • 其他视频
  • 靖州新闻
  • 怀化新闻
  • 特别推荐
  • 专题频道
  • 书记县长报道集
  • 时政要闻
  • 走进靖州
  • 社会民生
  • 通知公告
  • 文化艺术
  • 学习教育
  • 文明创建
  • 聚焦
  • 疫情防控

阅读下一篇

返回靖州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