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病毒疫苗安全性有效性有关情况。
1、目前全国已经有多少人接种新冠疫苗了?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介绍,当前,重点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顺利推进,截至3月20日24时,全国累计报告接种7495.6万剂次。
2、全年新冠疫苗产量能满足全国人民的接种需求吗?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毛俊锋表示,按照现有的生产安排来看,全年的疫苗产量完全可以满足全国人民的接种需求。
3、老年人什么时候可以打新冠疫苗?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介绍,关于60岁以上人群接种,部分地区在充分评估健康状况的情况下和被感染风险的前提下,已经开始为60岁以上身体条件比较好的老人开展接种新冠疫苗。同时,疫苗研发单位也在加快推进研发,在临床试验取得足够安全性、有效性数据以后,我们将大规模开展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疫苗接种。
4、新冠疫苗大规模生产,质量能保证吗?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毛俊锋介绍,疫苗是一种生物制品,其扩产增产过程比较复杂。“疫苗的生产周期长,涉及的环节多,技术含量更高,特别是对它的监管要求也更为严格,尤其是新冠病毒疫苗,现在我们的疫苗生产总量、扩产增产速度在我国都是前所未有的,所以我们反复强调,企业在增产扩能过程中要始终把质量安全放在第一位。”
他表示,企业要切实履行疫苗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严格落实质量管理体系,要健全自查自检自纠的企业内审机制,要盯紧关键工序、关键节点,“确保在目前大规模放量的情况下,我们的疫苗的质量始终是安全和稳定的。”
5、大规模新冠疫苗接种后,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措施是否将予以调整?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介绍,目前全球的疫情仍然在持续流行,我国疫苗的接种率仍然比较低,离较高的人群免疫保护水平还有很大的距离。同时,来自高流行地区的人员入境或者物品入境仍然有导致我国境内传播的风险。
目前的疫苗,对重症的预防效果比较好,但对于感染,包括对轻症的预防效果,可能没有像预防重症那么好。境外出现了几个特别令人关注和担心的变异病毒,有些变异病毒对疫苗的保护效果造成了一些影响,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我国现阶段常态化防控工作还要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各项措施,同时,根据全球的疫情形势和全球的接种情况,也包括我国的疫苗接种情况,有序地对部分措施进行调整优化。
6、国内疫情已得到良好控制,还有必要接种新冠疫苗吗?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回应,当前新冠疫情仍然在全球流行,根据目前国际疫情形势来看,疫情仍将持续比较长的时间,甚至今后还要与我们共存,所以我们随时都可能因为传染源的引入而导致新冠疫情在国内流行,甚至暴发流行。
他表示,前期由于我国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暴发流行,人群因为感染新冠病毒获得的免疫力比例比较低,所以在这个时候,就必须通过接种新冠疫苗,让更多人群获得免疫力,获得保护力。“我在这里再次建议大家尽快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早日获得免疫力、保护力。”
7、接种了新冠疫苗,还需要继续戴口罩吗?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介绍,在人群疫苗接种达到较高免疫保护水平之前,广大群众仍然要保持预防新冠感染和传播的意识,做好个人卫生习惯,无论是否接种疫苗,在人群聚集的室内或封闭的场所仍然需要继续佩戴口罩,并遵循各地具体的防控措施要求。
8、接种新冠疫苗后发现怀孕怎么办?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介绍,在接种疫苗后如果发现怀孕,基于目前新冠疫苗的特性,还有对已用疫苗的经验,不建议因接种新冠疫苗而采取的特别的医学措施,包括终止怀孕。建议后期要做好孕期的随访和定期检查工作。
来源:新华社
编辑:王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