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追寻怀化红色印记|红色霞光映侗乡

三月,春意渐浓,记者沿着209国道从通道县城来到县溪镇,公路两侧路灯上的红五角星在蓝天下显得耀眼鲜红,来到通道转兵纪念馆入口,映入眼帘的是别具一格的侗族特色建筑。在游客中心前坪广场上,陈列着大型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战斗机、坦克,不禁让人肃然起敬。在转兵广场前坪上,栩栩如生的伟人雕像,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瞻仰。转兵广场往左走就是著名的恭城书院,她静静地述说着那段与红军结缘的历史。

通道会议转兵西行 成就长征伟大转折

在数百年的时光里,恭城书院见证了太多的历史,而其中尤为引人内心澎湃的,就是在1934年12月中央红军经过通道县之时,在此召开了通道会议。

“这里就是会议的场所,这张桌子和围在四周的椅子,都是当时开会时的样子,毛泽东坐在这里,李德坐在对面……”恭城书院一间古朴的讲堂内,讲解员讲述了当年会议的情形。

经历了湘江战役之后,中央红军带着折损过半的惨烈印记翻越老山界,抵达通道县城。接下来,大部队要去往何处,前进路线应通向何方,成为关乎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

生死存亡关头,当时已“靠边站”的毛泽东与王稼祥、张闻天建议召开一个会议,以决定红军的“前进方向”。

1934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负责人召开紧急会议,史称“通道会议”。会议由周恩来主持,主要讨论中央红军的战略行动方针问题。

当时,李德、博古仍坚持去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然而,红军的这一战略意图,早已被敌人获悉,并在路上布下了重重伏兵;而西边贵州“黔军”却军力不足、装备又差,且是有名的“双枪”(烟枪、步枪)兵,不堪一击。

“我们何不来个避实就虚,甩掉眼前的强敌,到贵州。为什么一定要去钻口袋?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嘛!”当时在会上,毛泽东据理力争。会议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毛泽东的主张得到了周恩来、王稼祥、张闻天、朱德等大多数人的赞同。

史料记载,当天晚上7时半,中革军委向各军团、纵队首长发出西入贵州的“万万火急”电令。12月13日,中央红军在通道境内突然改变行军路线,分两路转兵西进:一路由通道溪深渡、杆梓溪进入靖县的新厂、平茶,然后向贵州进军;一路由通道播阳进入贵州洪州,向黎平挺进。这个神奇的行军路线一转变,把几十万追击的敌军统统抛在湖南西南地区,使敌人在湘西消灭红军的企图破灭。

通道转兵,是红军长征伟大转折的开端。中国革命也从此由被动转为主动,从失败走向胜利。

挖掘红色文化资源 侗乡插上腾飞翅膀

2010年8月,红军长征通道会议旧址成功入列第二批全国红色经典景区开发项目。如今,这里已成为湖南红色旅游的响亮名片。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时光飞逝,距离伟大的“通道转兵”已经过去了87年,但红军留下的长征精神依然在这里闪光,长征精神依然为侗乡前行提供着不竭动力。近年来,通道侗族自治县充分挖掘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积极培育特色农业产业,并将旅游产业发展与两者有机结合,县域经济跑出“加速度”。

“尽管离集镇不远,可以前像我们村的农产品基本上销不出去,现在游客多了,农产品在家门口就可以变现钱了。”县溪镇恭城村的陈美林是村里有名种田大户,去年他在村里承包了130多亩的稻田种植生态稻米,一年就有近十万元的收入。春节期间,陈美林又四处寻找新的田块,他计划今年把自己的生态米种植发展到200多亩。

“通道转兵”作为我党历史上第一次伟大转折的历史开端,红色文化为侗乡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近年来,通道围绕“农业为旅游兴、工业为旅游活、商贸为旅游旺、服务为旅游强”思路,着力实施红色教育基地项目,构建“红色·生态·民俗”三位一体的旅游胜地。

同时,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特色的民俗风情及厚重的红色文化的辐射带动效应,把全县各具特色的产业有机贯穿于整个旅游路线,引导和鼓励当地群众兴办、经营农家乐、民宿、休闲度假村等产业项目,吸收贫困户到相应经营主体就业,奋力推进旅游“二次创业”,为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

“我们将把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把红色文化优势转变为要素流动的优势,把坚定的长征精神优势转变为创新驱动优势。”通道县委宣传部负责人说。(记者龚彦通讯员李尚引)

记者手记:

伟大的历史转折 宝贵的精神财富

龚彦

通道会议和通道转兵,不仅使中央红军绝处逢生、转危为安,而且为黎平会议的召开和遵义会议最终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奠定了基础。通道转兵揭开了红军长征伟大转折的序幕。

时光荏苒,当年开会的恭城书院依然保存完好,向游客静静展示着当时的场景。看着一件件的物品,重温着那场决定红军命运的讨论,不仅能够感受到先辈坚定的革命信念、崇高的理想追求,也给当地留下了珍贵的红色遗产。如今,这里不仅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每年上百万游客来此重温历史,接受红色教育。

“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勇于担当”是通道会议的精神所在。80多年岁月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如今的通道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论历史如何变迁,岁月如何更替,红军在通道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都值得我们永久保存,发扬光大,世代传承。


来源:怀化日报

编辑:储昌枝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乡镇传真
  • 部门动态
  • 美丽靖州
  • 其他视频
  • 靖州新闻
  • 怀化新闻
  • 特别推荐
  • 专题频道
  • 书记县长报道集
  • 时政要闻
  • 走进靖州
  • 社会民生
  • 通知公告
  • 文化艺术
  • 学习教育
  • 文明创建
  • 聚焦
  • 疫情防控

阅读下一篇

返回靖州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