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金梅老人和女儿一起为家人制作香包
粟金梅老人制作的香包
靖州融媒体中心6月13日讯(记者 王璨)“过端午 戴香包”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习俗,寓意吉祥如意、祛邪除病、子孙多福。在靖州,80岁的粟金梅老人,多年来一直坚持手工制作香包赠送给亲朋好友,每个香包里都饱含了老人深深的祝福。
眼前这位戴眼镜正在制作香包的老人,就是粟金梅。她做的香包既有传统的朴素红布香包,也有颜色多样的彩色香包。香包里的材料也是颇有讲究,有菖蒲、雄黄、藿香、白芷等十几味中草药,不仅幽香清远,还有去湿化浊、镇静安神的功效。
粟金梅说:“端午节戴香包是古老传统,香包寄托了家人的牵挂和祝福。”
如今粟金梅的女儿也有一手好针线活,陪着母亲一起做了许多香包,为家人送去节日的祝福,老人也感到特别的开心。
“香包不仅是可以驱蚊,还有妈妈对家人的祝福,”粟金梅的女儿 王桂兰,“每一年回家,妈妈都会给我们每一个人做一个香包,想着妈妈给我们做的香包就会想到我们家里就会团团圆圆的。就想到有妈妈真好。”
在粟金梅老人看来,一针一线的香包包裹着的是深深情意,代表着一种文化的传承,这是其它任何东西都替代不了的。
来源:靖州融媒体中心
编辑:储昌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