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靖州产业开发区:做强做优茯苓特色产业 让各族群众共享发展红利

少数民族群众欢迎客人来品尝茯苓茶品(王泽煜 摄)

靖州融媒9月8日讯(通讯员 王泽煜)地处湘西南的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一个苗族侗族自治县,境内有苗、侗、汉等25个民族。近年来,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产业开发区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自觉担当经济主战场的责任,以“五好”园区建设为抓手,发展“6+1”产业,链接乡村和农民,让村集体和农民充分参与到全县茯苓、杨梅等主要产业链条中来,享受园区发展红利,推动新时代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1974年,靖州县药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成功从野生茯苓中分离茯苓纯菌丝种,定名为“5.78”茯苓菌种。2006年发明了袋料栽培技术,2009年成功培育出个苓大、产量高、质量优的“湘靖28”茯苓新菌种。“湘靖28”茯苓新菌种具有遗传性状稳定、抗杂菌感染能力强、适应性广;菌丝传引快、菌丝锁状联合体粗壮;结苓早、结苓率高、苓体均匀结实;生物学效率高、产量高、质量好等特点。目前,靖州茯苓菌种年产1500万袋,占全国茯苓菌种供应量的60%以上。

靖州自古就有采挖、交易野生茯苓的传统,并一直延续下来。1994年,该县建成了全国第一个茯苓鲜干品加工交易市场——中国靖州茯苓大市场,不但解决了本地苓农加工交易的问题,而且聚集了长江以南省区苓农来靖交易,奠定了靖州茯苓在全国的地位。多年来,在全县各族人员共同努力下,靖州茯苓年交易量一直在8万吨以上,占全国总交易量的70%,出口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建立全国唯一的“茯苓价格指数”信息发布平台,成为茯苓价格走向的重要参数。新建的全国最大的“茯苓加工贸易中心”在靖州产业开发区已经全面投入使用。目前,靖州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茯苓鲜干品集散交易中心、茯苓初加工中心,有“世界茯苓”之都的美称。

少数民族群众在展柜前展示茯苓产品(王泽煜 摄)

靖州建有产量最大、品规最全、质量最优的茯苓饮片加工基地和全国最大的茯苓药品GMP生产基地,生产全国唯一一个用于肿瘤防治国家准字号茯苓单方药品——茯苓多糖口服液(年度销售额超过1亿元),以及补天胶囊、茯苓多糖原饮、茯苓益生菌颗粒、茯苓霜、茯苓养颜面膜等以茯苓为主的保健食品、养生食品、化妆品等110多种。靖州产业开发区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茯苓精深加工基地、高端产品制造基地,截至目前实现全产业链综合产值46.7亿元。

靖州产业开发区推进“五个链接”,实施“十个带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全面消除薄弱村、壮大一般村、做强富裕村,其中,茯苓产业链接了35个村,每村可实现年均增收5万元以上;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引进和培育中药材加工企业,延伸中药材全产业链,现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5家、专业合作社26家,其中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2家,涵盖了茯苓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通过近年来持续抓茯苓产业,全县各族人民投身茯苓(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县有2万余户5万余人从事茯苓(中药材)产业相关工作,人均增收4700余元。

一审:杨晴馨 二审:滕栋 三审:李小芳

来源:靖州融媒体中心

作者:王泽煜

编辑:李乐君

本文链接:https://www.jingzhouxw.com/content/646743/56/13042839.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乡镇传真
  • 部门动态
  • 美丽靖州
  • 怀化新闻
  • 特别推荐
  • 书记县长报道集
  • 时政要闻
  • 走进靖州
  • 社会民生
  • 通知公告
  • 文化艺术
  • 学习教育
  • 文明创建
  • 聚焦

阅读下一篇

返回靖州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