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毛泽东诗词对提升领导干部人文素养的作用刍探

文/刘冰

中国是否持续文明进步,中国是否持续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干部的人文素养如何。搞好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建设,实现中国跨越式发展,需要不断提升领导干部的人文素养,培育起一种强大的中国精神以增强中国的精神竞争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创新发展。毛泽东诗词是中国旧体诗词的一座高峰。毛泽东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瑰宝,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特殊的功能,蕴含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人文精神。因此,研究毛泽东诗词的人文精神,挖掘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以此促进新时代领导干部人文素养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毛泽东诗词有助于提升新时代领导干部的情感智慧

情感智慧对人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国家进步和社会发展起着正向促进作用。毛泽东诗词乃是非常人写非常事、出以非常之笔这种“三重非常”的产物,笔锋运行于现代史上惊天动地的重大事件之间,却蕴含着雄伟的气魄、巨大的智慧和从容的风度,散发着一股旋转乾坤、搏击人心的审美情趣的气流。毛泽东诗词是情感的符号形式。毛泽东诗词记载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史;毛泽东诗词积淀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毛泽东诗词表达了中华民族的情感智慧。毛泽东诗词一方面是永恒的人性,另一方面由于拥有心灵的体悟,它又永远是感性的、新鲜的。因此,通过加强毛泽东诗词的学习,可以促使领导干部情感智慧的提升。

毛泽东诗词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瑰宝,具有浸润心灵、启迪人心的力量。融入每一位中国人血脉里的毛泽东诗词文化基因,能唤醒心底最红色、最温情的记忆。《七律•长征》《忆秦娥•娄山关》《沁园春•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水调歌头•游泳》《卜算子•咏梅》《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西江月•井冈山》《清平乐•会昌》《七律·到韶山》……这些妇孺皆知、深入人心的毛泽东诗词,浓缩了中华文化的精华,展示了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吟诵和体悟这些毛泽东诗词,就会不自觉地唤起沉淀心中的诗词情怀,油然地生发出文化自信心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毛泽东诗词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在毛泽东诗词中能看到宽阔的江河湖海洋;能看到宽阔的万里长空;能看到宽阔的人心世界。毛泽东诗词让领导干部的心情更为开阔,性情更为豁达,人生更为深刻,人生更为精彩;毛泽东诗词使领导干部永恒的精神追求得以满足,使领导干部的情感智慧得以提升。

二、毛泽东诗词有助于塑造新时代领导干部的健全人格

毛泽东诗词不仅可以增强领导干部的文学、诗词、历史、政治、军事、经济、哲学、美学、伦理、社会、地理、生态、教育、体育、科学、技术、管理、民俗、礼仪、外交、外事[注:这里出现交叉或包容的情况,这样排列,是为了表述的方便]等素养,而且能够培养领导干部的健全人格,对提高领导干部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这是中国走向现代文明的可靠保证之一。毛泽东诗词是培养领导干部健全人格的有效载体。要培养领导干部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就应该倡导领导干部多学习毛泽东诗词。毛泽东诗词往往具有深邃的意境,蕴涵着丰富的感情,语言精练优美,形象生动,为中国广大干部所喜爱。毛泽东诗词能使领导干部感悟文化,熏陶思想,升华心灵,纯洁感情,健全人格。毛泽东诗词在中国的大力普及有利于领导干部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提升修养。多阅读、多品鉴、多研究毛泽东诗词,还有利于领导干部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感受汉语言文字的优美和伟大,领略中华诗词的魅力,更加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而塑造高尚而又优雅的灵魂,提升道德修养,完善高尚人格。

诗词是文人墨客抒情寄意的良好载体。“腹有诗书气自华”,表达的就是诗书(含诗词)对人格修养的重要作用。学习毛泽东诗词,深入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深挚的爱国热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博大的胸怀、不屈的心态,这些对培养领导干部健全人格具有积极的意义。“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沁园春•雪》);“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无题》);“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卜算子•咏梅》);“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娄山关》);“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水调歌头•游泳》);“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清平乐•六盘山》);“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虞美人•枕上》); “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虞美人•枕上》)等,这些毛泽东诗句表达的思想深深地植根于诗人毛泽东的灵魂深处,与诗人毛泽东合二为一,融为一体。倡导领导干部学习这些毛泽东诗词,可以引导领导干部走进毛泽东的精神世界中,从毛泽东那里去吸收精神的营养,陶冶高尚情操,从而形成优秀健全的人格。

三、毛泽东诗词有助于培养新时代领导干部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民族精神守护的不朽长城。人文精神强调追求、运用知识时的良知、责任感和价值观,这也是保障中国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加强毛泽东诗词教育,不断将毛泽东诗词成果内化为领导干部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这是培养领导干部人文精神的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习毛泽东诗词,在领导干部个人层面上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在中国社会层面上有助于弘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所以,要在毛泽东诗词的教育中,培养领导干部审美情趣,塑造健全人格,提升文化品位,积淀高尚情感,用毛泽东诗词构筑领导干部人文精神的堡垒。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研究毛泽东诗词在中国的传承和发展,必须面向中国广大干部(含领导干部),需要中国广大干部(含领导干部)的深度参与,而毛泽东诗词的传播恰恰为此提供了绝佳途径。毛泽东诗词能够超脱时间的羁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在于毛泽东诗词缘情而作。而这“情”除了指情绪、情感之外,还包含着更深广、更深刻的生命体验,更包含着对生命客体体验的反映与传达。在这一意义上,毛泽东诗词不再是一个载体,而是转化为阅读者生命体验的一部分,能激发出无数领导干部的情感共鸣。这样,毛泽东诗词就能够把文化的优秀养分源源不断地向领导干部传播,更好地承担起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先进文化的职责。毛泽东将个体生命与文化命脉、家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在内是诗人自己的浅吟低唱、养性涵情,在外是对民风民俗、文化传统的扶持、维系、传承。因此,毛泽东诗词深刻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品格。正因为毛泽东诗词深刻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品格,所以,新时代领导干部经常学习毛泽东诗词,就会自然而然地浸染于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品格之中。总而言之,毛泽东诗词有助于培养新时代领导干部的人文精神。

四、毛泽东诗词对新时代领导干部人文素养的影响途径

通过毛泽东诗词提升领导干部人文素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一,中国要营造学习和弘扬毛泽东诗词的浓厚氛围。中国要通过完善相关制度,努力创造毛泽东诗词学习、推广的良好制度环境。要多措并举,引导对毛泽东诗词知识的渴求,在中国形成尊重、热爱毛泽东诗词的良好风气,逐步使领导干部自觉学习毛泽东诗词,乐于学习毛泽东诗词,不断推动毛泽东诗词与其它文化融合发展。其二,要发挥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示范作用。“关键少数”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重要抓手。他指出,要把我们党建设好,必须抓住“关键少数”。“关键少数”是在特定语境下提出的,主要是指领导干部。中共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是这样给领导干部定义的:在我国的行政和权力结构中,有一定行政级别,在职且进入单位领导成员的人员即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一个地方的权力顶层即为领导干部。他们拥有一定的决策权、管理权、执行权、监督权,同时又是各方面工作的组织者、示范者、执行者、维护者和监督者。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要做好表率,主动加强毛泽东诗词的学习,在搞好自身学习的同时,带动和引领中国一般干部及广大群众热爱毛泽东诗词,学习毛泽东诗词,提升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条件。其三,要加大对领导干部进行毛泽东诗词教育的力度。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对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等具有基础性作用。要加大对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进行毛泽东诗词教育的力度。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是中国各项建设事业的领导者、“领头雁”,对中国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因此,要高度重视对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进行毛泽东诗词的教育,培养教育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热爱毛泽东诗词,经常学习毛泽东诗词,从而增强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文化自信,提升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人文素养。

(作者:刘冰,系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住房保障中心副书记、副主任)

来源:靖州融媒体中心

作者:刘冰

编辑:邱祖芳

本文链接:https://www.jingzhouxw.com/content/646947/52/14789860.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乡镇传真
  • 部门动态
  • 美丽靖州
  • 特别推荐
  • 时政要闻
  • 走进靖州
  • 社会民生
  • 通知公告
  • 文化艺术
  • 学习教育
  • 文明创建
  • 黄忆钢报道集
  • 张艳阳报道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靖州新闻网首页